從中國古代"勸農"政策談起

中國古代農民的耕作之法,起於上古時期的神農氏(炎帝),據《易·系辭下》記載:"包羲氏(伏羲)沒,神農氏作,斵(斫)木為耜(音四,翻土的農具),揉木為耒(音壘,犁),耒耨(犁與鋤)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四千一百多年前,虞舜即位時,任命後稷為主管農業的官員,教導農民耕種的方法。自那以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據古代典籍記載,過去的皇帝(周朝甚至周朝以前)都要劃出千畝的良田,稱為"藉田"或"帝藉";這些藉田實際是借民力耕種,天子不會參與耕種和收割的整個過程,但每年都會參加春耕及經常去藉田查看年景。收成的穀物稱為"粢盛",全部用於祭祀。祈求天神保佑風調雨順,年景豐裕,國泰民安。

每年的春耕前,先由負責天時星歷的官員(太史)確定春耕的日期,春耕前,天子及百官要齋戒三天,並舉行一系列祭典活動;春耕當天,由天子親執耒耜在籍田上" 三推",稱為"籍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這也是每年"勸農(鼓勵農耕)"的第一步。據《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良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把耒耜放在副車上),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反(返),執爵(酒器)於大寢(處理政事的大殿),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皆御(參與慶賀禮),命曰:勞酒。"

接下來就是由主管農業的各級官員到各地去巡視春耕播種的情況,並鼓勵農耕。《禮記·月令》:"命野虞(古代掌管山林藪澤的官員)出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錯過農時)。"又據《呂氏春秋·季夏紀》記載:"仲呂(農曆四月)之月,無聚大眾(不可興徭役),巡勸農事,草木方長,無攜(違背)民心。"這是"勸農"的第二步。

那麼到了農曆的五月底,皇帝還要舉行"嘗麥"歲典,即天子於麥收時先在宗廟薦祭,然後嘗食新麥。據《禮記·月令》記載:"農乃登麥,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這是"勸農"的第三步。

從周朝傳下來的這項"勸農"政策及一系列典禮,一直沿襲到了清朝。以下,筆者從"文景盛世"、"貞觀盛世"、"康乾盛世"時期列舉幾則事例,來說明中國古代的盛世天子是如何重視農業的。

從漢朝開始,朝廷設"勸農使"的官員,之後歷朝均置勸農使。據宋·高承《事物紀原·撫字長民·勸農》:"漢承秦,置大農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勸農桑力田者,此勸農官之始也。唐中睿(中宗及睿宗)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勸農名其官。"

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推行輕徭薄賦的政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甚至十二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曾說:"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沒有什麼比這事情更重要。現在農民辛勤的從事農業生產卻還要交納租稅,使得務農和從事商業手工業沒有區別,本末不分,這恐怕是由於鼓勵農耕的方法還不完備。應當免除農田的租稅。"(譯自《史記·孝文本紀》)

漢文帝每年都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當時農業生產的迅速恢復與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史記·孝文本紀》記載:"上曰:'農,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

唐太宗除了每年在春耕時依照古代傳下來的典禮,帶領百官落實"勸農"政策、親耕籍田之外,還經常巡視籍田,查看年景。貞觀二年(西元628年),京城一帶天旱,蝗蟲大量滋生。太宗到皇家籍田中去察看莊稼生長狀況,看見蝗蟲,親手抓住幾個,禱告說:"糧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糧食,是危害百姓。百姓有過錯,責任在我一個人,你如果有靈性,只該吃我的心,不要傷害百姓。"禱告完畢就要吞下蝗蟲,左右侍臣急忙勸阻:"吃下去恐怕要生病,千萬不能吃。"太宗說:"我希望災禍轉移到我身上,還怕什麼病呢!"就把蝗蟲吞了下去。從那以後蝗災就再也沒有發生了。(譯自《貞觀政要·務農》)

孟子曾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吃不完)也。(《孟子·梁惠王》)"唐太宗也相當重視農時,決不因其它政事或舉行儀式而耽誤農時。貞觀五年(西元631 年),有司上奏章說:"皇太子將舉行加冠禮,應在二月裡舉行較為吉利,請補充人員禮器,用來準備舉行儀式。"太宗說:"現在春耕剛開始,恐怕妨礙農事,下令改在十月裡舉行。"太子少保蕭瑀上奏說:"按照陰陽家的推算,在二月舉行最好。"太宗說:"陰陽禁忌,我不信奉。如果人的行動必須依照陰陽禁忌,不考慮道德和禮義,想求得上天賜福,那怎麼可能得到?如果所作所為都遵守正道,自然能常常吉利。況且吉與凶完全在於人,豈能相信陰陽禁忌呢?耕作的時令很重要,不可錯過片刻。"(譯自《貞觀政要·務農》)

清朝的歷代皇帝也都重視農業生產。據《清史稿》記載:"(康熙十一年二月)丙申,(上)親耕籍田。丁酉,朝日於東郊。(《清史稿·聖祖本紀》)"、"(乾隆三年春二月)辛亥,上親耕籍田,加一推。自是每年如之。(《清史稿·高宗本紀》)"

清朝的皇帝每年參加春耕勸農時,各種儀式相當隆重,完全依照周朝時的做法。據《清史稿·志五十八》記載:"定歲仲春(農曆二月)亥日行耕籍禮。先期,戶、禮二部尚書偕順天府尹進耒耜暨穜棱種(播種的穀物)。屆期,帝親饗祭獻如朝日儀。畢,詣耕籍所,南鄉立(面南而立)。從籍(參加春耕)者就位。戶部尚書執耒耜,府尹執鞭,北面跪以進。帝秉耒三推,府丞奉青箱(裝種子的箱子),戶部侍郎播種,耆老隨覆(馬上覆上泥土)。畢,尚書受耒耜,府尹受鞭。帝御觀耕臺,南鄉坐,王以下序立。三王五推,九卿九推,府尹官屬執青箱播種,耆老隨覆。畢,帝如齋宮。府尹官屬、眾耆老行禮。農夫三十人執農器隨行。禮畢,從府、縣官出至耕籍所,帝賜王公坐,俟農夫終畝(指田耕完),鴻臚卿(典官)奏禮成,百官行慶賀禮。賜王公耆老宴,賞農夫布各一匹,作樂還宮。其秋,年穀登,所司上聞,擇日貯神倉(皇宮中貯藏祭祀用穀物的倉庫),備供粢盛。"

清朝時,全國各地農村修了很多"勸農亭"或"豐農亭"等,每座勸農亭皆有對聯,一些主管農事的官員也借用對聯這種形式來宣傳朝廷鼓勵農耕的政策。如廣西賓州一勸農亭對聯云:"萬二千家為鄉,看水田再熟,洫路交流,到處爭留吾所憩;三百六旬成歲,憶春晚觀風,秋晴喜雨,連年頻與爾相親。"上聯中的"洫路"是指田間的水道。廣西上林縣勸農亭對聯云:"地利極膏腴,十萬山近繞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歲稔;邊情須體察,三百里親來行縣,到處得興農課士,問俗觀風。"聯中的"膏腴"是指土地肥沃;"課士"意思是考核士子的學業。馱崆等村勸農亭云:"加意減租徭,十二村中,爾宅爾田,保汝兒孫常足食;赴功煩版筑,三百里外,某山某水,守吾條約即良民。"(選自清·梁章鉅《楹聯叢話》)

經常閱讀史書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從歷代皇帝的傳紀中,我們都常看到這樣的句子:"上親耕籍田(皇上親自在籍田裡耕作)"在過去古人的觀念中,天子是靠老百姓供養的;而天帝卻要由天子親耕籍田,收成穀物後用祭祀的方式來供奉。由此可見,在古人的觀念中信神和敬神是多麼的重要。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不管是西周時期的井田制還是秦漢以後的田稅制,清朝以前的歷朝歷代君臣,都把發展農業當成日常政務中的重點。《國語·周語上》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述:"當時,天子的事務只注重於農耕,從不要求自己的官員幹別的事而妨礙農務,春、夏、秋三季務農而在冬季演習武功,因此征伐則有鬥志、守備則有財力。像這樣,才能取悅於神靈而得到民眾擁戴,祭祀能按時供應而國家用度充裕。"(譯自【虢文公諫宣王不籍千畝】)古人又曾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漢書·酈食其傳》)"因此,推行重農政策。農業發達,國家才能富庶;國家富庶,社會才能安定,國祚才能綿長。

現在的中國大陸,在中共統治的這幾十年中,歷次的政治運動已經把中國老百姓的道德底線都摧毀了,天地神明被說成是"迷信"。中共對戶籍身份的規定,對"計畫生育"的規定,以及對農民私有田產的掠奪,已經在中國大陸民眾中形成了一種"重商輕農"的風氣。

中共政權對外出賣國土;在中國國內,中共的各級貪官污吏以各種藉口大肆霸佔耕地,開發為商業用途。在加上環境污染,亂砍亂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中國農民賴以生存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大量的農村青壯勞動力湧向城市,貧富的懸殊越來越大,社會治安日趨惡化。中國社會危機四伏,各種抗爭和維權運動風起雲湧。我們別看中共政權現今制定了這個政策,那個法令,其實都如同一紙空文,解決不了任何實質的問題。因為現實的情況就是筆者說的這樣。中共正在愚蠢的給它自己掘著墳墓。

兩千多年前,西漢的晁錯就曾精闢的指出:"在聖明的君王統治下,百姓不挨餓受凍,這並非是因為君王能親自種糧食給他們吃,織布匹給他們穿,而是由於他能給人民開闢財源。所以儘管唐堯、夏禹之時有過九年的水災,商湯之時有過七年的旱災,但那時沒有因餓死而被拋棄和餓瘦的人,這是因為貯藏積蓄的東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準備。"(譯自《論貴粟疏》)

" 百姓生活貧困了,就會去做邪惡的事。貧困是由於不富足,不富足是由於不務農,不從事農業就不能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不能定居就會離開鄉土,輕視家園,像鳥獸一樣四處奔散。這樣的話,國家即使有高大的城牆,深險的護城河,嚴厲的法令,殘酷的刑罰,還是不能禁止他們。"(譯自《論貴粟疏》)

可想而知,靠打砸搶、做土匪起家的中共,對治國的道理也是一竅不通的。別看現在有些中共的高官手上拿了好幾種文憑,其實他們肚子裡裝的都是糟粕的東西;真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他們一點也沒有學到。中國有句俗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居。"土匪就是土匪,他們只會去學強盜的理論,做賊的知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明珠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