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談中美經濟脫鉤論(上)
美國駐華大使雷德和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曾在不同的場合,代表各自的政府,說過同樣的話,即中美兩國經濟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種關係,特別是"一損俱損"的關係,不幸被最近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中國的經濟動盪所證實。這讓我聯想起,不久前在中國大陸流行的一種很時髦的"中美經濟脫鉤(decoupling)"理論。這個理論說,中國經濟正在和美國經濟"脫鉤"。根據是,中美兩國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面,一個持續上升,一個持續下降;在利率走向上,一個頻繁升息,一個頻繁降息;在匯率走勢上,一個不斷升值,一個不斷貶值。從這些根據來看,脫鉤理論的確有道理。但是最近美國次貸風暴在中國引起的經濟動盪,卻使這個理論打了相當的折扣。
本來,美國次貸危機在全球引發躁動和不安,正在加緊融入國際經濟的中國肯定會受影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原是全球化的全方位功能。過去幾年,中國對最大消費國美國大規模出口,從中賺足了美元,保持了出口和貿易順差的快速成長,而美國則長期享受中國貨的價廉物美,維持了較低的通貨膨脹率。這是最典型的一榮俱榮、雙方皆贏的局面。可是,全球化是雙刃劍,在全球化中受益巨大的中國,想在美國的橫掃全球的次貸風暴中全身而退,根本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直接波及到中國的金融業。根據香港和英國媒體報導,中國的幾家銀行因投資美國的次級貸款產品出現重大資產虧損,正準備進行大幅虧損沖銷。這些金融機構共持有次貸債券100億美元,其中,中國銀行持有80億美元,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共有20億美元。即使這100億美元全部虧損,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上萬億元存款和1.5萬億的外匯儲備相比,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問題是,中國經濟所受到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要遠遠大於這100億美元的資本損失。
最直接的影響是中國經濟將顯著放緩。有人估算,美國經濟每下降1%,中國經濟將下降1.4%。過去六年中,中國的經濟增長都在10%以上。而進入2008年以來,由於美國經濟的遲滯,世界各大權威機構紛紛調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世界銀行調得最低,為9.6%。世界銀行還警告說,即使這個最低的預測,也不見得一定能實現,因為美國經濟的風險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在顯著增加。
至於最大的間接影響,莫過於中國股市出現的恐慌性拋售。一些經濟學家曾預言說,美國次貸風波對中國股市影響不大,中國正成為資金避風港。幾乎話音剛落,中國股市就因為美國股市大幅下挫而出現了恐慌性拋售。一直對本國經濟增長特別驕傲,對美國經濟下滑有點幸災樂禍的中國股民,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熱誠關注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和美國聯儲會的動靜。他們恐怕已經體會到,中國股市原來並不是全球性股災的世外桃源,過度疲軟的美國經濟非常有可能把中國拖下水。
另外一個不可忽略的間接影響是房屋市場。從表面上看,中國房產市場沒有次貸問題,利率較高,審批相對嚴格。但房價漲得過快、升幅過大,已經使房屋市場失去了理性。這種超理性繁榮,與美國前幾年被超低利率和過剩貸款推動的異常繁榮的房屋市場有幾分神似。其間的泡沫,用房地產大王、萬科董事長王石的話說,早晚都會破裂。目前類似美國的風險,諸如一些開放商因為資金週轉不過來而低價銷售房屋的情景,已經在深圳、福州、上海出現。
如此看來,中美經濟脫鉤是做不到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