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奇異浪漫情事



西方的情人節似乎很浪漫,於是讓中國人也過起這一洋節來,城市大街小巷一片玫瑰紅,青年情侶紛紛相約於西餐廳、酒吧甚至茶館,心儀於浪漫的燭光晚餐。其實,中國民間,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情人間傳遞愛戀的方式,雖無紅玫瑰與燭光晚餐,卻也別有一番情趣,留下諸多中國式的奇異浪漫情事。

在雲南景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時,常以一些植物葉子作"情書"。此"情書"雖無文字,含義卻很明確。一種叫"蒲榭"的葉子表示:"無論你躲到哪裡,我都會拉你出來玩";"石根哈"的葉子表示:"我誠懇的向你求愛,千萬別拒絕我";"木克"的葉子表示:"咱倆發誓永遠相愛,決不變心";如果收到對方的"莫那"葉子,那就等於說:"我不能與你在一起,不然別人會笑話我。"這就意味著被對方婉言拒絕了。

哈尼族男女錶達愛意時,一般由小夥子先送一束鮮花給姑娘,然後姑娘回送一束。如果收到的花是單數,表示女方同意談下來;如果是雙數,則表示拒絕男方的求愛。苗族、水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相戀後,常用青草綰結成"草標"放在秘密約會之處傳遞信息。如綰成疙瘩表示來而未遇,鬱結而去;丟幾個草疙瘩在地上,則表明來了幾回都沒相遇;綰成圈圈則表示渴望再見,再添幾片草葉在旁邊,暗示著幾天後見面;而青草黃葉混綰成圈,則喻示收成過後再經常見面。

聚居在貴州荔波的黑褲瑤族與廣西南丹的白褲瑤族,當女孩子長到十六、七歲應該談戀愛時,父母即安排其單獨住進大門邊的小房間,又叫"談婚房"。"談婚房" 靠外面的板壁上鑿一小孔,叫"談婚洞"。看中女孩子的小夥子需在半夜三更叫醒女方,二人對著"談婚洞",隔壁談情說愛。若女孩中意,便出門與小夥子繼續談婚論嫁。

黎族姑娘成年後,家中得給她建一間寮房,黎語謂之"隆閨",專供青年男女談情玩耍。每至夜間,黎族少男便帶著口弦或鼻簫,跑去外村不同宗族的女孩寮房,先吹口哨傳遞訊息,再相互對情歌表達情意。如果女孩中間,就開門讓男方進"隆閨"談情、唱歌。有時玩得開心,直到天亮前男方才離去。此謂之"放寮"或"夜遊"。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放寮",彼此情投意合,便向各自父母請求定婚。

在貴州、湖南、廣西毗鄰侗族地區,月明之夜,姑娘們三五結群聚集於火塘間或倉樓做女子手工活兒。小夥子們也三五結伴到外寨走訪不同房族的姑娘,唱歌談情。這便是侗族的"行歌坐月"或稱"行歌坐夜"戀愛習俗。男青年們在屋外唱走寨歌、敲門歌,以歌聲逗引姑娘們,姑娘們則矜持地要對方多次請求才偷偷抽開門閂。進門後,男青年便唱討凳歌、討水歌,姑娘們才給凳坐、給茶喝。之後,雙方對歌,感情由淺入深。經過多次行歌坐夜,中意的男女雙方會相互交換信物,並稟告父母托媒求親。

在雲南的部分納西族人,迄今仍保留著具有原始母系氏社會形態的"阿注"走婚習俗。"阿注",意為親密的伴侶,套用現代流行語即"情人"。按傳統習慣,一般姑娘十五六歲,男子十七八歲,便可選擇自己中意的"阿注"過偶居生活。通常是男子夜間去姑娘家同房,第二天大清早返回母家。這種"阿注"關係,可以保持數月直至十多年不等,一人一生中可能會有幾個、十幾個乃至上百個"阿注"。人們往往以"阿注"越多越光彩。偶居後所生子女均由女方與女方姐妹撫養,她們是孩子共同的母親,孩子對父親只能叫"舅舅"。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與廣西龍勝一些地方,苗族青年結婚,雙方需各聘一名歌郎,在女方家中唱酒歌,謂之"酒歌迎親"。酒歌有固定曲調與成套歌詞,共三百六十行,一萬五千餘字,分九大部分,一般要唱一天一晚。一為"攔門歌",男女方歌郎在山寨門前互陳自歉與謝辭;二為"十切",雙方對唱十段,反映本寨本族習俗;三為"麼爺進地",敘述苗族族源與遷徙過程;四為"結親路",敘述苗族婚姻的根源及範圍;五為"三代根基",介紹雙方祖宗三代概況;六為"鳳親",介紹結親過程;七為"過定",雙方歌郎以長輩的口吻對新郎新娘訓導;八為"謝主家",男方歌郎代男家向女家致謝意;九為"龍船歌",是最精彩部分。每唱一段,大家跟著和起歌尾,場面熱鬧非常。唱完酒歌,迎親隊伍方能領著新娘歡笑回程。


本文留言

作者越楚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