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雪災、官員與救濟:現實與歷史的反思

作者:樂之史  2008-02-01 17: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這幾天,大範圍的冰雪災害襲擊了中國許多省份。鐵路斷運、公路結冰、機場停飛......;千百萬的老百姓受到冰雪災害的嚴重打擊,數以萬計的民眾在冰封的高速公路上凍得瑟瑟發抖,數以十萬計的民眾擠在混亂的火車站盼著能回家,而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或出門的路全被封堵,或面對飛漲的物價無可奈何。災難的發生經常是突如襲來的,但是,在今天天天喊著"高科技"的時代,天氣變異,卻是可以預先得知信息的。但是,為什麼這麼一場本來可以預知的災害,卻給人民帶來如此巨大的損失呢?
  
  由於歷史的原因,今天中國救災的工作已經完全要由政府來承擔。而從中央到地方各層級的官員,他們的反應速度與應對能力,就直接決定著千萬百姓的生死。樂之這幾天一直在關注政府對這場雪災的反應。然而,觀察下來,感覺各地官員的反應是遲鈍的。實際上,這場嚴重的天災,在本月中旬就已經露出凶像。暴雪1月16日就已經在湖北出現,接下來道路結冰情形也已經在一些地方出現。中西部一些省份,如貴州、雲南、廣西等地,20日前後,便已經遭遇強降雨雪,許多山區縣份交通電力完全中斷,許多村鎮與外界隔絕,甚至面臨斷糧的危機。然而,我們卻沒有看到政府有太大的救濟反應,或作好嚴格的預防措施。至少中央與省一級,好像沒有做出立即的反應。
  
  從24日晚開始,京珠高速韶關多處道路和湖南境內全段已出現大面積結冰,高速被迫封閉,數萬車輛滯留在路上。同時,由於湖南一些地方電網中斷,幾十列旅客列車數萬旅客也滯留京廣線各小站,客運乃出現大的混亂,許多列車超長時間甚至無休止延誤,火車也無法發出,廣州站出現大面積旅客滯留。也許京珠高速線與京廣鐵路的中斷,以及廣州站積壓的大量旅客,才使得災害嚴重程度漸漸為人們所知悉,從26日之後,這兩個地方也成為新聞報導的焦點。然而,我們仍然不能從新聞中看到有省以上的高級官員直接到災害第一線去指揮抗災,慰問民眾。當時僅有一條溫家寶到京石高速公路河北涿州服務區和北京西站實地考察的消息,然而,即使是此條消息,其重點也僅僅在"考察"春運秩序,而不是賑災。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只能看到一些"職能部門"在解決問題,電力部門搶修輸電線路,高速公路部門也嘗試著去清除路上冰雪,鐵路部門在盡力疏導旅客,調運方便麵礦泉水賣給受難的人們。然而,面對如此重大的災難,是急需要各地最高當局協調職能部門,並且動用公權力,調集可用資源救濟危境中的人們。然而,至少在29日前,我們卻很少看到此類消息。人們似乎都在自己無望地等候,等著老天爺趕快結束懲罰。
  
  一切似乎從29日開始有變化。這一天,最高當局終於開會商議冰雪凍災的對策,好像也正式肯定這場嚴重數十年不遇的嚴重冰雪災害真正存在。於是,溫終於從北京登機前往湖南勘災,幾乎同時,一些省市最高官員也開始有了一點動作。此前沒有什麼動靜的軍方也終於有了一些行動。全國媒體的內容也終於豐富一些,從報災擴展到賑災。可是,巨災發生後,為什麼一定要最高機構開會,然後才能有所行動呢?各個地方官員的主動性究竟到哪去了?
  
  其實,這場大災來得真的不是時候。當然,首先是陰曆年底,大家都要忙著過年,官員們大概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其次,也許是更重要的是,剛好又趕上"兩會"--權力分配遊戲的最高潮。可能不少官員,此時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位子問題,他們更為關心的可能是權力的"天"怎麼變,而對自然界的變天卻缺乏敏感度。另外,雪災與其他災害也真的不一樣,其他災害,也許可以開車出去巡視一番,而雪災卻最能考驗官員對職務的勤勉心與忠誠度,如果他們決定要出來慰問指揮,自然要忍受嚴寒冰雪,甚至要摔倒在結冰的道路上。也許還有其他原因,反正,在前些日子裡,我們真的很少看到這些高級官員出來面對這場數十年不遇的大災。也正為如此,溫的南下勘災,相信引起許多人的感慨。因為至少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哪個省的一把手跑到那些真正的重災區去。
  
  官員救災既然很不容易,那麼,社會呢?好像也沒有什麼動靜。那些明星、那些企業家、那些著名"文人",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的行動。社團呢?好像更沒有什麼反應。這與五六十年前的中國形成鮮明對比。
  
  在中國的帝制時代,除了官府主導的災歉救濟體系外,民間就一直存在普遍性的社會救濟網路,宗教團體、慈善機構、同鄉會館、宗族會社等等,都是救災的主力軍,而每當災害發生,也總能看到一批批的大善人湧現出來,毀家紓難的故事其實真的很常見。到了近代,這種民間救濟網路更形發達,每當大災發生,首先起來的都是各地有責任心的士紳,他們會一面採取賑災措施,一面呼籲外界救濟,於是各種不同的救濟手段齊頭並施,認捐、勸捐、放賑......都是那個時代大多數紳商士人也是社會團體主動自覺的行動。當然,那時的政府對民間社會活動也更為寬容,其辦法也似乎比現在聰明得多,哪個社團辦賑出的力多,或者哪個士紳貢獻大,政府會在災後論功行賞,既鼓勵當事人,也激勵後來者。
  
  然而這一切,大概自五十年代那些運動之後,便全都煙消雲散了。救濟災民,漸漸成了政府的專屬權力與職責。儘管最近這些年,氣氛也慢慢開放,當局似乎也開始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出來多做善事,但是,數十年的"新文化"熏陶下來,加上制度又沒有健全,因此,社會自主救濟力量仍然非常有限。每當災害發生,除非政府強力動員,很難看到社會組織或企業或個人,主動自覺站出來進行救濟的工作。
  
  於是,在這場巨大的雪災面前,官員救濟緩不濟急,社會救濟無從談起,真不知道那些與外界幾乎隔絕了的村寨裡究竟有多少人會因缺乏防寒措施而凍死?有多少被封堵在路上的人在挨凍受餓?有多少民工固執等著要回家(對他們許多人來說,一年只能回一次的家,是他們沒日沒夜在異地拚命打工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安慰!)............,也許我們只能期待各級官員們良知發現,先把權位問題扔開,不要怕吃苦,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去做好災害救濟工作了。也希望政府能夠從此次災害得到一些真正的反思,雖然不一定要像古代的皇帝那樣頒"罪己詔",但是,樂之覺得為政者確實需要認真想想:究竟為什麼我們的防災御災能力總是那麼薄弱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