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將令中國通賬壓力升溫,對經濟影響負面

投資銀行高盛週一發表的研究報告稱,近日由暴風雪以及政策導致的能源短缺和運輸樽頸問題,可能會令中國短期的通脹壓力升溫,並且對中國的經濟活動產生負面的影響.

該行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報告中指出,繼中國政府決定凍結電價及對相當部分貨品採取臨時的價格管制措施後,近日有關煤和電力短缺的問題亦相繼曝光. 中國南部省分近日的暴風雪,已引致逾半省分面對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中央政府已立即要求各地部門增加能源的生產,及削減對高耗能企業的供應.

不過,她認為,導致能源短缺及運輸樽頸問題,惡劣的天氣當然是重要的因素,但相信其他同樣重要的因素--對能源價格的管制,亦是問題的誘因.她指出,由於擔心通脹影響,中國控制了電和汽油的價格,但作為市價出售的煤和油,價格則持續上升.控制價格上升的其中一項結果是削減了電力和運輸服務的供應.因此,一些如山西和陜西等產煤省份的電廠,亦會以"缺煤"為藉口,選擇性地關閉了部分電廠.

梁紅認為,能源短缺和運輸樽頸問題,短期會引致通脹壓力增加,並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有報導指蔬菜和其他食品價格將會再上升,她指這些發展會於短期內推高通脹水平.是中國決策者或投資者所不願見的.

她更稱,由於現時政府對物價的管制,"影子"通脹"將會陸續浮現.中國政府對能源價格的局部管制,在面對日益開放和市場為中心的經濟下日益難以控制.食品價格的臨時管制措施,會對農民產生不利的影響,放棄這些管制,又將令短期的通脹問題惡化.

高盛認為,中國若選擇進一步控制,結果是風雪過後,通脹的問題不會消失.在美國經濟日益灰暗下,中國需要透過貨幣升值和一系列刺激本地消費的措施,才令解決宏觀經濟的根本性問題,免疫於外圍經濟波動的影響.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