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家國企有五家做假帳

廣東省一官員日前在該省人大一次會議上爆料稱,目前該省每十家企業當中,就有五、六家是做假帳,並指一些中介機構如會計師、律師等成了國企做假帳「幫凶」。

據新快報報導,廣東省國資委主任劉富才日前在廣東省人大小組討論時直言指出「目前的中介機構問題太多!需要提高的是中介的公信力,包括會計師、設計師、律師……誰聘聽誰的,國企為什麼收回企業自主招聘會計師的權力?廣東十家國企,有五家做假帳!所以國資委要自己找會計師,而且規定,會計師如果替企業做假帳,終生禁入國企! 」

劉富才的談話引發其他與會者強烈的共鳴,廣東省人大代表陳舒建議,若仲介審計機構協助做假帳,就要承擔由此引發的損失,投資人更有權起訴會計師事務所。

據報導,許多企業會選擇做假帳,多數是以逃漏稅為主,方法則是「漏進漏銷」、不開發票,不把一些台面下的私下交易反映到帳面上。

中國人民銀行的調查資料顯示,全國每年因為信用缺失造成企業間的經濟損失為5855億人民幣。據國家工商總局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全國的合同交易中,正常履約率只有60%。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