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中國經濟規模 減四成才正確

 

世界銀行週一發布報告指出,該行依據購買力平價(PPP)測演算法,對中國經濟規模重新評估後發現,中國實際經濟規模比原先估算的縮減四成。

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張清溪則提醒說,這只是衡量計算方式改變的結果,但中國的官方數據經常經過美化,因此,中國實際經濟產值其實還要再大打折扣。

世銀在其二○○五年世界經濟評等報告中表示,該行之前用來計算各國經濟規模的方法比較不可靠,而在使用購買力平價進行最新的調查之後,中國的經濟規模明顯小了很多。

所謂購買力平價就是,在比較或衡量各經濟體的相對規模大小時,必須考量各國貨幣擁有不同的購買力。也就是物價水準較低的國家或地區,其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也就較高。因此購買力平價就是一種依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準,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等值係數,藉以評估出各國比較合理的經濟規模。

依據購買力平價及最新調查的物價數據來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五兆三千億美元,佔重新計算後全球GDP五十五兆美元的九點七%。而以舊的計算方式,也就是以現行匯率換算,得出的中國GDP為八兆八千億美元,佔全球GDP五十九兆美元的十五%。世銀表示,這次調查是首度在中國進行嚴格的物價採樣,而過去一直是根據一九八六年時的美中物價對比來計算。

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目前的GDP佔全球GDP的二十三%,低於以市場匯率計算的二十八%。印度以及俄羅斯佔全球的比重分別為四%及三%,均高於依據市場匯率計算所得到的數值。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