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將使中國水資源更加短缺


 
中國說各地乾旱日益加劇


中國政府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中國乾旱缺水的問題日趨嚴重。到2030年,即使是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中國的用水量也將達到或接近可利用水資源的總量。與此同時,批評者指出,中國水資源面臨今天如此嚴峻的形勢與大規模環境污染有密切關係。

在聯合國召集的商討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之際,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星期五發出關於加強抗旱工作的通知。通知說,中國"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乾旱災害頻繁而嚴重,局部性、區域性的乾旱災害連年發生。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用水需求增加以及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乾旱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乾旱災害呈現頻次加快、範圍擴大、損失加重的趨勢"。

中國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約20%,但是中國水資源佔有量只是全球總量的7%。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在全世界名列"後"茅,然而的水資源污染水平卻名列前茅。中國目前江河湖泊有70%被污染,90%流經城市的河段受到嚴重污染,從而使中國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更加嚴峻。許多評論人士直言不諱地警告說,水資源問題已經危及中國的民族生存。

*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中國當局多年來的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下,環境污染問題和水資源污染問題在中國是一個敏感問題。在中國各地地方政府的嚴密控制下,中國的新聞媒體對關係民眾生命安全的污染問題不能進行自由的報導,很多企業肆意污染環境追求經濟發展。

中國國務院星期五發出的有關中國水資源嚴峻形勢的通知強調造成水資源缺乏的各種自然原因,卻不提肆無忌彈的環境污染這個進一步減少中國可用水資源的罪魁禍首,顯示污染問題在中國依然是一個敏感問題,或者被認為是一個次要的問題。

長期關注中國環境問題以及中國媒體的中國作家田奇莊說,中國的環境污染導致的水污染如此嚴重,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各級政府不重視、甚至敵視環境保護,禁止新聞媒體自由報導污染問題,對公眾封鎖消息。在田奇莊他所在的河北邯鄲,高科技開發區由於水污染問題成為限制開發區。

田奇莊說:"可是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邯鄲的地方報紙報導那個工廠造成的城市水源污染到底有多嚴重、污染是誰造成的、準備如何治理、到底是採取了什麼治理措施。直到現在,我們的媒體從來沒有報導。"

*群體抗議導火索*

環境污染是近年來在中國各地造成成千上萬的群體抗議事件的導火索。但是中國當局認為環境污染抗議事件屬於敏感的政治問題,因而嚴格限制新聞媒體報導有關的抗議以及造成抗議的問題,官方控制的網際網路網站也對有關的話題進行封殺。但是,在廈門海滄區居民抗議地方當局不顧民眾反對計畫興建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的化工廠問題上,中國官方的新聞媒體的做法跟以往有所不同。

早些時候,廈門當局不理會包括1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的反對意見,執意在人口密集區域興建生產有毒化學品PX(對二甲苯)的大型化工廠,激起民眾在6月1號大規模遊行抗議。在民眾的一片反對聲中以及中央政府的壓力之下,廈門當局表示要繼續徵求民眾意見,化工廠緩建。與此同時,來自廈門的報導說,廈門當局隨後對發出手機簡訊呼籲公眾抗議的人進行了追查。

中國官方的報紙星期五報導,廈門所在的福建當局召集公眾參與座談會,對廈門海滄區化工廠建設問題發表意見。有57人在會上發言,其中52人表示了反對意見。中國官方的新聞媒體先前極少如此報導反對派意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