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全面開花"取代腐敗成中共最大「問題」

 

 中國大陸不斷飆升的物價已經成為中共高層官員最為擔憂之一。一項公布於週三(12日)的調查顯示,通貨膨脹已經取代官員腐敗和貧富不均,成為中國第一大社會問題。目前,物價上漲在中國大陸有"全面開花"的跡象。

路透社報導,調查是對中央黨校的154名官員學員進行問卷後得出上述結論的。就在調查結果公布的當天,在北京附近召開的中美經濟部長級會議上,美國商務部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對中共官員稱,中共需要通過放寬人民幣靈活性抑制通貨膨脹風險。

當在10月份被問及中國大陸2007年最大的社會問題時,30.5%的黨校官員學員選擇了物價,緊隨其後的是貧富不均(23.4%)和腐敗(13.0%)。

對物價的擔憂源自於中國大陸正在經歷的十年以來最高的通脹率。現在,憂心忡忡的大陸居民們在肉類、食品油和其他主要商品上花費的錢較一年前要高出許多。

在近期的官方會議上以及拜訪老百姓時,中共高層領導們紛紛顯示出對上升的物價將削弱生活水準,並導致社會不滿的擔心。

"物價問題今年首次成為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公布這一調查結果的黨校校刊中共黨政官員論壇(Chinese Cadres Tribune)寫道。"在這一問題上,黨內高層官員的看法和普通民眾相當一致。"

週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升至十一年以來新高,同比上漲6.9%。11月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8.2%。數據發出的訊號令人不安,顯示通貨膨脹似乎已從人們的餐桌擴展至整體經濟。

中央黨校調查表示,在2005年,僅有2.1%的官員認為物價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四大問題之一,而當時大約有75.6%的官員投票給了貧富不均,腐敗則獲得了40.2%的投票。

今年,在官員們最為關注的四大問題中,貧富不均獲得了64.9%的選票,腐敗得票為51.9%,物價得票為42.1%。

上個月,在大陸西南部某城市的一次超市食品油促銷活動中,顧客發生擠踏,共有31人受傷,3人死亡。

中共政府上週表示,2008年政府的兩大經濟目標為防止經濟增長過熱,以及抑制通貨膨脹向經濟的其他領域拓展。

中國民族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偉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CPI同時受到國際市場輸入性通貨膨脹和國內資源品價格內在上漲需求的影響,物價上漲有"全面開花"的跡象。但由於去年同期CPI基數較高,所以今年12月CPI同比漲幅可能會放緩。儘管美國聯準會仍有降息可能,但人行今年底可能還會加息一次,以抑制通貨膨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