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留學生出國「鍍金」,回國「啃老」

 2007-12-09 14: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如果有比清華更好的大學,那為什麼不去上呢?"正在清華大學材料系讀大四的鶴鶴,最近下定決心要出國留學。

12月初,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騰訊網,對2400餘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留學意向調查發現,超過80%的大學生有出國留學的想法,沒有留學念頭的學生只有16%;4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出國留學更容易抓住個人發展機遇,66%的學生相信,未來5年留學生歸國就業的機會將比國內畢業生更好。 

"不盡人事,焉知天命。"清華大學的陳迪自從大三暑假決定出國留學後,就把孔夫子這句話做成了他QQ的簽名檔。

"百度、搜狐的老總都是出去過的,很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負責人都是出國留過學的人。像我這樣的人,在國內只是平民階層中的精英,想往上走還是太慢了點,去美國有迅速完成原始積累的可能。"

出國的風險,陳迪也考慮過,但是想到自己還很年輕,最壞也就是拿不到學位再回國找工作,慢慢從基層做起。陳迪堅信,出國留學機會更大。

留學,會不會錯過國內的發展機遇

出國留學熱並非近年的新趨勢,但是目前國內就業競爭日益激烈,促使更多學生想出國留學。

調查發現,超過60%的學生希望留學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競爭力,然後歸國求職,讓自己在以後的就業競爭中佔有更多籌碼。儘管眾所周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出國留學。但是在就業競爭觀念的推動下,是否適合,已經變得好像不再重要。

鶴鶴的態度就是"即使不適合自己也要去努力。"在她看來,"如果每件事情都要適合自己,估計什麼也做不成了。我會在自己不強的地方多下工夫,慢慢適應。"

鶴鶴認為,出國留學對個人職業發展不存在值不值的問題,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出國留學很辛苦,從最開始準備英語考試,到準備申請材料,最後出去讀書,一步一步比萬里長征還難,但是樂也在其中。

有人擔心,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留學一去四五年,等歸國的時候會錯過自己重要的發展機遇。

本次調查顯示,35%的學生認為留在國內更容易有個人發展機遇,而42%的學生態度相反,更相信出國留學能讓自己把握住機遇。

"出國留學絕對值!"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大四學生梁柯,對這一點態度堅定,他一點兒不擔心以後回國找工作的問題。"出國留學是為了讀書,不管有沒有獎學金,都很值。你是去學習知識的,不是去鍍金的,不存在五六年之後,海歸是否還吃香,專業是否還很熱等機會成本的問題。"

梁柯想學的社會工作專業,極少有國內大學開設這個專業,要學的話他只能出國。今年暑假,梁柯去印度參加愛滋病教育實習,更堅定了出國學習社會工作的決心。"在國內還沒有看到如此龐大的一個社會工作體系,不會認識到社會工作的現實性、重要性。我的專業學成後,回來肯定大有發展前途,目前在國內真正學過社會工作專業的人鳳毛麟角。"

本次調查證實,像梁柯一樣看好留學前景的學生佔了受訪學生的大多數。66%的大學生相信,未來5年留學生歸國就業的機會,肯定比國內畢業的學生更好。而持相反觀點的學生,只有2.5%,相差極為懸殊。

留在國外工作並不是特別難

調查發現,很少有學生(15%)想出國留學卻沒有職業發展規劃。在接受訪問的大學生中,41%的人希望留學之後尋機創業,35%希望歸國進企業工作,30%的人想歸國後進高校或研究機構,同時,希望以後留在國外發展的學生也有31%。

艾迪國際是一家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機構,業務總經理毛婷婷介紹,我們原先總以為留在國外工作很難,其實很多國家都有機會留下來工作,關鍵是留學生的實力怎麼樣。去英國讀碩士的留學生,可以在拿到學位後多待一年,其實是讓你去企業實習。澳大利亞、加拿大屬於地廣人稀的國家,很需要留學生留下來工作。而在美國,想成為富人難度很大,想在洛杉磯、華盛頓這樣的城市找一份好工作,也很難。但是找一份一般的工作,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

毛婷婷認為,很多國內重點大學出去的留學生,本來成績就好,外語也好,學習也刻苦,在國外很容易得到導師的認可。所以想留下來找份工作,是有優勢的。相比較而言,國內就業競爭壓力反而更大,人口基數就擺在這裡。

日本是中國學生心目中第八大留學目的地國家。調查發現,約有15%的學生有意去日本留學。能留在日本的高校任教,無論對日本學生還是中國留學生,都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難度之大,可以說跟登天一樣。日本大學的教職是鐵飯碗,而且社會地位比較高,非常受人尊重。在大學裡,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研究。正因為有這樣的社會地位和工作自由,才有許多人來競爭。但對王雪萍來說,留在日本大學工作卻非常自然,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今年剛剛拿到博士學位,她就獲得日本一所大學的教職,目前從事中日兩國教育政策和環境政策研究。

6年前,在河北大學讀日語的王雪萍,作為交換留學生被公費派遣留學日本一年。交換留學結束後,王雪萍就留在日本報考碩士,沒想到直接考上了日本的名校,而且是有名的導師。接下來順利讀完了博士。

讀博士期間,王雪萍一直幫助所在的大學做項目。等她畢業時,導師就直接把她的兼職變成全職的職位,繼續幫助他們搞研究工作。

留學,也受愛情驅動

想出國留學的大學生,自己拿主意的居多。調查發現,這個比例達到54%。其次是家人親戚或同學的影響,各佔30%。不可小視的是,同時還有12%的大學生,是受到男友或女友的影響,為了愛情而出國。

"男朋友到哪兒,我也要去哪兒。"在清華才上大三、原本沒想過要出國的小雪,為了男朋友,下定決心準備出國了。爸媽卻不很贊成,小雪是家裡唯一的寶貝女兒,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怎麼捨得女兒飛到大洋彼岸,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面。無奈愛情價更高,爸媽除了支持,沒有其他選擇。

幸運的是,除了愛情,小雪所學的專業,也堅定了她出國留學的決心。小雪的專業是材料學,國內的材料學專業剛剛起步,清華的材料系也才19年,"出國留學能學些更前沿的技術。愛情驅動了我出國,但是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小雪也很清楚,和男朋友一起出國其實不能確保感情的穩定,出國留學也不能確定適不適合自己,但是"只要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就好了,太多的東西讓我們沒法為生活設計的那麼完美。"

留學也製造海啃族

調查發現,大學生出國留學最普遍的想法,是開闊視野,充實自己的經歷,佔70%。其次是因為國內專業落後於國外,不出國就沒有競爭力,佔44%。

正在讀北京城市學院廣告學專業的學生李玉,也想出國留學。跟其他想留學的大學生不同,來自家裡的推動更明顯。"媽媽希望我能出去鍍層金,開開眼界,我自己也覺得挺好"。

儘管距離出國還有很長的時間,但李玉的媽媽早就用朋友的女兒做例子,督促她學英語。"媽媽說她朋友的女兒正在中國農業大學讀書,為了出國,天天坐車上下學,不住宿,就為了有個好環境學英語"。

但是李玉對留學之後的打算卻沒什麼概念,既沒有留在國外的意思,也不是為了回國後進外企,僅僅是"想出去看看"。

缺乏基本的留學職業規劃,在專業留學顧問眼裡並不是好事。艾迪國際的留學顧問介紹,以澳大利亞的會計專業為例,大家都知道學成後留澳工作、移民比較容易,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學這個專業。文科學生通常都不適合,因為會計需要很強的數理背景。但是在諮詢時直接跟學生講,好多學生無法接受。等真正留學後,才發現確實學得很難。

留學前後的就業心態,也會影響留學生的就業。毛婷婷遇到這樣一位"淪落"為"海歸啃老族"的留學生。這名學生2003年從國內一所名校的金融英語專業畢業,然後去了英國留學,進的仍然是一所優秀學校,改學金融專業。學業成績雖不是特別好,但也還過得去。但是從今年初回國後,快一年的時間也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待在家裡,靠"啃老"度日。

毛婷婷認為,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看,這樣的"海啃"主要是心態沒調整好,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其實只要一份職業跟所學專業不完全對口,職場新人都需要從頭學起。用人單位看到的是你名校的學歷證書,但是無法看出你有多強實力,能給企業創造多大價值。這些需要在工作中證明。

本報社調中心與《青年參考》2004年的調查曾發現,留學歸國一年後仍然待業在家的海待、海啃,最少也有10%。現在,留學人數年年都在增長,國內就業競爭也日漸加劇,海啃族只會變得越來越多。

留學,打工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此次調查發現,中國大學生最願意留學的前十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紐西蘭。其中,有意留學美國的大學生約佔42%,排名第10位的紐西蘭,也有12%的學生有意向。教育部的數據表明,中國留學生所在國家已達到108個,包含所有的發達國家。

不同的國家留學政策不一樣,留學生遇到的留學障礙也不同。

很多想出國留學的大學生都遇到這樣的困境,爭取不到全額獎學金,留學計畫怎麼辦?在調查中,48%的學生打算先出國,留學期間打工賺錢,為此取消出國計畫的人只有9%。

毛婷婷認為,不管哪個國家,基本都可以靠打工賺出生活費,但學費僅靠打工很難應付。英、美、澳、加這樣的留學熱點國家,每年學費至少20萬~30萬元人民幣,美國更高。這是留學生家庭最大的負擔。留學生最傾向的美國,法律對留學生打工有限制,只允許留學生幫老師作研究,或在圖書館幫忙等校內的兼職工作。但是獎學金的申請相對容易,足以支付學費和生活費。而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留學已產業化,學生很難拿到獎學金,只要學生的入學參考成績達到標準,留學難度並不大,關鍵是學生的家庭需承受經濟負擔。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