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名錄》出版(圖)

作為《南京大屠殺史料集》重要組成部分的《遇難同胞名錄》出版,共收錄1萬3千多人資料。

名錄僅記錄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一部分



中國近來陸續出版了許多有關二戰期間日本侵華的史料,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由南京大學編纂的長達55卷的《南京大屠殺史料集》。

該集的重要組成部分、8卷《遇難同胞名錄》12月3日在南京出版,其中收錄了1萬3千多名遇難者比較詳盡的個人信息。

本書的主要編纂者、南京大學副教授姜良芹向BBC中文部介紹說,收錄的1萬3千名遇難者個人信息主要根據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黨政府的調查和檔案記錄、倖存者和遇難者親屬提供的資料,以及曾經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官兵出版的日記內容。

據瞭解,此次出版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錄,包括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在南京城區和近郊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殺害的無辜平民與放下武器的軍人。

姜良芹說,收入《遇難同胞名錄》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個人信息比較詳細,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所、職業、被害時間、被害地點、被害方式、調查人、陳述人等。每位遇難者名單,均有史料或出處。

由於年代久遠、戰亂等多重原因,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名單收錄工作較為困難。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高校的學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黨史部門及史學專家進行了艱苦細緻的資料收集工作,為此次名錄的出版提供了條件。

在被問及下一步的工作時,姜良芹說,歷史研究要搞清歷史真相,需要從方方面面著手,名錄只是記錄了戰爭受害者的基本情況。而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還有很多問題、很多方面有待繼續研究和調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