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薩科齊訪華的「圓滿陳果」說起
法國總統薩科齊的第一次訪華之行在中法領導人皆大歡喜聲中結束. 在中國,他一甩人們所熟悉的直言不諱的性格,薩科齊突然擺起羅馬建築式圓滑的風度(確切的說,只要做到在人權問題上金口難言),才因而滿載陳果而歸. 各界對法國新總統對華政策的疑問也大致得到初步的解答,薩科齊總統選後宣言中提及與前總統統治手腕的"斷裂",這次外訪顯然並未展現出來,更沒有公開地與追求自由民主而"遭受迫害的人士站在一邊".對薩科齊贏得雙倍於預期的巨額合同金額,法國各大媒體很少僅表露出喝采之聲,其中卻夾帶些嗟來之食的難為情,畢竟獨裁者口袋裡的鈔票沾滿中國"世界工廠"裡勞動者的血汗. 著名的法國解放報以"靦腆"為題就此發表社論,在人權問題上,薩科齊也在演練以前對待蘇聯的現實政治那一套,並且用的是靦腆樣本,他把負責人權事務的國務秘書排除在訪華團之外. 解放報不無諷刺地繼續說到,可是如此謹慎、甚至帶著討好的政策從來也沒有給法國帶來什麼更多的經濟利益. 而薩科齊今天剛回國,總統的訪華陳果就已被社會焦點所掩蓋. 假設如此功績由中共領袖碰上,肯定會舉國上下吹捧至餘音繞樑不衰.
至於說陳果而非成果,僅以簽下兩筆主要的巨額合同來說,其實都包含了前總統希拉克的功勞和苦勞,薩科齊不過是坐享其成. 百來架飛機的購買,完全是由希拉克發明的約定俗成,已經作為每次中法領導人互訪中共必攜帶的見面禮. 以後,其它歐洲空客飛機合作國也以此作為和中共元首交往的條件,不生產飛機的西方國家趁機藉此推銷另類昂貴貨. 銷售飛機就是中共官方在薩科齊訪華前承諾的百億歐元購買底線,而歐洲壓水核反應爐合同的達成,希拉克現在心理恐怕是苦酸味交雜.他下臺之前曾到中國索取此合同,誇下要解除對中共的軍售禁約和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的海口,期待領到他作為中共老友的這份厚禮,籍此最後的輝煌向法國選民交代政績. 可未曾想到,牆倒眾人推,中共並不理會這位老交情,道別禮變成相識禮留給了希拉克的政治宿敵,應該是胡預備給總統繼承人一份入待緊之套的誘餌.
對中法貿易的失衡責任,薩科齊主要歸罪於中共對人民幣的匯率操縱,忽略了中國非正常的市場體系所導致的畸形經濟競爭. 踐踏智慧產權、缺乏社會保障的勞動力及漠視環境污染生產出的傾銷性產品,在貿易戰中無不所向披靡. 外國領袖親自出馬到中國推銷本國產品也說明,中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一直保持政治化. 中共甚至可選擇"聽話"的資本家進入中國市場,比如說願意提供異議人士信息的雅虎公司等. 而西方市場的大門卻向即使懷不同目的的資本家敞開,比方說政治或經濟間諜,對進口商品的製造者中是否有奴工或童工更無太大的興趣查詢.中共的市場政治化有別於貿易保護主義,市場環境的截然不同加重貿易往來的不平衡.
民主先賢伏爾泰曾說過,"商品交易富裕了英國公民,為他們的自由起了貢獻..."但當代中國卻保留著共產主義最邪惡的制度和吸收資本社會中最殘酷的構成,先富起來的特權集團享受著本來就已幾乎無控制的自由,自然妨礙和限制其他人的富裕和自由. 筆者不理解薩科齊與獨裁者交易"雙贏"的實質含義,可在下深信結果對中國百姓不可能有直接好處,長遠來說,其利益甚至會受到損害. 自恃深詣中國文化的前總統希拉克先生在中國民間的口碑欠佳,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夫人訪華展現的平民作風讓中國百姓讚譽不止. 先不說自我感覺良好的獨裁者因為價值觀念相左日後可能反目為仇,如果經常和獨裁者們勾肩搭背也不能成為本國年輕一代最好的楷模,不知是不是巧合,記得希拉克任期結束前,法國對第五共和國的所有總統的評價作過民意調查,結果是密特朗先生高據榜首,希拉克屈居末端.
再說,難以想像類似金正日的獨裁者會戒其奢好的法國紅酒,僅因為法國領袖批評北朝鮮的人權狀況. 獨裁者們的虛榮心恰恰以追求西方名貴奢侈品上得到滿足,中國一幫仇美反日的既得利益者,反倒熱衷於美日貨品. 經過希拉克總統苦心經營的中國市場,法國產品出口到中國的排名僅列於國家中的第十六位,其總額還不到中國消耗德國產品的四分之一. 金錢與道德並不相剋,魚翅和熊掌有可能皆得,道德利益的珠聯璧合才是值得政治家優先考慮的"雙贏".
7月28日於巴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從薩
來源: 原創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