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超標兩千倍 兩百年難恢復
位於中國東北部,由遼寧、河北、山東和天津三省一市圍成的渤海灣,是大陸唯一的內陸海灣。這個面積七點八萬平方公里,近四千公里海岸線的富饒之鄉,如今卻成了大陸污染重災區。
走 在渤海灣入海口,人們經常看到醬油色的污水正泛著白色泡沫無情地流入渤海,淺灘上佈滿了貝類的屍體;放眼望去,昏暗的海浪捲起層層灰色泡沫撲面而來,一堆 堆漂浮物由遠而近推至腳下……在一些污染嚴重地帶,紅的、黑的、黃的,五顏六色的工業廢水正肆無忌憚地流入渤海,很多入海河流都呈現出灰白或綠黑的顏色, 水面上還飄著油花狀和泡沫狀物質,散發出陣陣臭味,堤岸被染成了黑紅色,岸邊地裡泛著一層「白霜」。
除排污口外,在渤海灣五十三條「奔流到 海不復還」的入海河流中,四十三條被嚴重污染。山東無棣縣埕口鎮位於漳衛新河入海處。十年前漳衛新河的水,人是可以飲用的。如今村民反映,「鴨鵝碰上河水 就死了。在海裡打魚,撈上來魚就是死的。收網時沉得拉不動,不是魚多得讓漁網沈重,而是黑壓壓的油污和雜物掛滿漁網,白色的網線一下就變成黑色。」據調 查,漳衛新河從二零零零年九月以來河水的溶解氧一直為零,連生命力最強的黃眼蟹都已絕跡。
目前渤海的污染主要來源於大陸架,其中以流域周邊的生活用水、工業廢水、農藥和化肥污染為主要三大陸源污染源。此外,船舶石油產品跑冒滴漏、船舶生活污水、海上石油開採和海水養殖中的添加劑也對海洋造成嚴重污染。
據國家海洋局統計表明,渤海的入海排污口共一百零五個, 其中90.4%超標排放。年入海污水量二十八億噸,佔全國排海污水總量的32%,各類污染物質七十多萬噸,佔全國入海污染物質總量的47.7%。
以 天津為例,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天津市海洋局對十五個入海排污口的監測資料表明,排污口100%超標排放。在所監測的一百一十五平方公里的重點排污口臨近海 域,全部為劣四類水質。另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二零零三至二零零五年調查顯示,天津市內劣於五類水質標準的河段佔評價河長的比例分別為60.4%、 81.8%、87.4%。
官方公布的數據還顯示,渤海水體中的無機鹽、活性磷酸鹽、銅、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簡稱 COD,指水中可被化學氧化之有機物含量)、石油、鋅等全部超標,一種或多種污染物超過一類水質標準的面積已佔到總面積的56%。海底泥中,重金屬竟超過 國家標準的兩千倍。
渤海是全球十一個典型封閉海之一,其水交換能力差,海水自淨能力低。據專家估算,近十幾年的污染已經無可挽回地毀了渤海 灣,即便不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至少也需要二百年才能讓渤海恢復清潔。「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如今誰還敢像屈原那樣 用渤海灣入海口附近的水洗腳呢?
圖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人造衛星拍攝下來的中國渤海灣的污染情景。黃河下游一帶的沙土等黃色污染物質大範圍擴散。
魚蝦滅絕 赤潮氾濫
由於重金屬超標所帶來的嚴重毒性,在排污口附近方圓幾海里範圍內已經沒有魚類生存。專家稱,污染給近海域的魚類、貝類、螃蟹帶來了「滅絕性」危害。目前渤海裡的水生物資源只有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十分之一,許多物種逐年遞減,至少有三十多種滅絕了。
原盛產於渤海的野生對蝦(明蝦),年產曾達數萬噸,但到了二零零零年已採不到一個對蝦幼蝦了。除對蝦外,鐵茄蟹、鰨麻魚、比目魚、黃花魚、鱸魚、魷魚、鮁魚、蛤蜊等渤海特色水產,也相繼出現斷檔或絕種。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渤海原本是多種重要經濟魚類的產卵場,然而近年來由於嚴重的污染,渤海已基本喪失產卵場功能,這給沿岸各地的漁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很多漁民每天不得不出海到幾十海浬之外的深海打魚,艱難維持著生計。
專家還發現,由於海水中內分泌干擾物質的增加,渤海中很多魚類出現了雌雄同體現象。這意味著這些魚已喪失了繁殖能力,長期下去面臨滅絕的危險。
由 於污染引起的赤潮(注)現象近年來也頻繁發生。《二零零五年中國海洋環境品質公報》指出:「渤海二零零五年發生九次赤潮,面積五千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未達 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約兩萬平方公里,佔渤海總面積的26%。其中嚴重污染、中度污染、輕度污染海域面積分別為兩千、三千、六千平方公里。」
由 於嚴重的污染,渤海入海口附近的漁民不但捕魚量大幅減少,即使捕到魚也賣不出去或賣不起價,因為很多正規海鮮店都不敢買含有毒物質的渤海灣海產品。不少村 民的健康也受到嚴重威脅,很多人肝腫大,近些年死於癌症的也很多。在山東一個村子裡,幾年來連徵兵都找不到一個體檢合格的年輕人。
五龍鬧海和十三太保
早在本世紀初,海洋專家就提出嚴重警告:「渤海正面臨臨界點,再不治理,渤海就可能變成‘死海’。」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一個規劃投資五百五十五億元,計畫實施四百二十七個專案,旨在讓渤海重現「碧海」的十五年期的龐大政府計畫——〈渤海碧海行動計畫〉應運而生。
然 而令人尷尬的是,治理計畫實施六年後,渤海污染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繼續惡化,此外二零零七年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高之國公開證實說: 「渤海早就成了死海。」他表示,渤海是中國污染最嚴重的海域,每年遭傾倒五十七億噸有毒廢棄物與二十億噸固體廢物,注入渤海的五十三條河流有四十三條屬於 嚴重污染。
為什麼碧海「藥方」沒有治好渤海呢?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中國海洋管理體制中存在著環保、海洋、交通、漁業及海軍五個部門「五龍 管海」的現象,在具體執法中,由於《海洋環境保護法》沒有具體配套條例出臺,無法可依的局面導致了這五個部門的「五龍鬧海」,加上人稱「十三太保」的沿渤 海岸十三個城市的地方保護主義,渤海的治理成了一場鬧劇。
另外,除海洋局和環保總局之外,渤海計畫聯席會議成員還包括國家計委、國家經貿 委、科技部、財政部、建設部、交通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等二十多個部門,以及河北、遼寧、山東、天津三省一市的人民政府。在這複雜的大背景下,諸多 利益集團的職權劃分協調,迄今仍是個懸案。群龍無首的混亂更是加劇了渤海的治理難度。
最難的還是治理經費的來源。二零零一年十月,國務院在 〈關於渤海碧海行動計畫的批復〉中指示:「渤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投資以地方投入為主,國家給予適當支援。」由於資金不到位,很多項目至今未開工。在五百 多億投資中,用於「管理及技術支援」的資金只佔1.1%,由此見,用於攻克污染難關的科研經費更是少之又少,這讓渤海治理成了一句空話。
專家評論說,上層體制的混亂和基層地方保護主義,大大障礙了治污工作的開展,這使渤海整治難以跳出「邊治理、邊污染」的惡性循環中。
醬油色的污水,散發著刺鼻的臭味,無情地流入渤海。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三日攝於山東漳衛新河。漳衛新河從二零零零年九月以來河水的溶解氧一直為零,連生命力最強的黃眼蟹都已絕跡。
官方自相矛盾的報告
就在國家環保總局推出渤海計畫的前一年二零零零年,主管全國海洋管理工作的國家海洋局也曾提出一份〈渤海綜合整治「十五」計畫實施方案〉,後者在前文頒布後沒了下文,但在渤海污染的治理上,環保局和海洋局兩個衙門的矛盾衝突卻十分明顯。
據悉,目前渤海擁有兩套海洋監測系統,分別由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海洋局投資管理。一套監測系統需要設立很多監測點,而每建立一個監測點就需二百萬元投資和每年四十多萬的運行費,光這些重複建設就造成巨大浪費,而雙方的公報還出現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作 為渤海碧海計畫組織者的環保總局,卻很少有計畫實施進展方面的新聞發布。在該局網站上只有兩則「報喜」的簡訊。一是稱「二零零二年黃、渤海赤潮面積為六百 平方公里,較二零零一年的四千平方公里大幅減少,治理初見成效」,然而海洋局則公報了:二零零三年渤海、黃海發生赤潮十七次,總面積八百七十平方公里;二 零零四年赤潮二十五次,總面積七千三百四十平方公里。其中渤海發生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有毒赤潮,且赤潮累計面積比二零零二年增加了十三倍,治理未見成效。
環 保總局網站上的另一則喜訊是:渤海沿岸四類和劣於四類海水面積由二零零二年三點三萬下降為二零零三年的二點一萬平方公里,下降11.6% ;而國家海洋局研究所的報告則指出,渤海重度和中度污染面積之和由二零零一年的二千零八十一平方公里增至二零零五年的四千六百六十平方公里,增幅為 124%。
有網友評論說,環保局「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是為了欺騙誰呢?一網友還借用古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來推論「淮河治不好,何談渤海?」據悉,中國投資了六百億元、花費十年時間治理淮河,可如今淮河污染卻越來越嚴重,現在又拿五百多億治理渤海,那不是打水漂嗎?
有毒污水正泛著白色的泡沫流入渤海。
被政治污染了的中國環保
最 近有香港媒體評論說,中國是「先出癌症村,再出黨國領導人」。儘管被大陸媒體點名的三個著名癌症村,分別位於浙江、江蘇、山東這三個經濟迅猛發展的省份, 但不斷增加的死亡名單、不斷延伸的癌症帶,並沒有切斷當地官員高升之路。這三個省原來的省委書記如今都同時躋身中央政治局,成為中國高層領導人。
評 論還說,儘管近年來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帶頭掀起了幾次「環保風暴」,但他扮演的卻是「節節敗退」的角色。如二零零四年潘岳開始推動在一些省份開展綠色 GDP核算試點,即GDP須扣除環境成本。然而不少地區拒絕或退出試點。再比如二零零五年潘岳宣布「叫停」三十個違法開工項目,但三個月後,二十九個項目 「通過了環保審查」而復工。雖然他提出的「生態文明」一詞前不久終於第一次寫入黨代會的政治報告,但誰又能知道這不是一紙空文,中國的綠色國內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增長到底是正數還是負數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說大陸的自然環境被 工廠污染了,那大陸的環保事業是被政治污染了。沒有民眾的參與就沒有環護事業,但大陸各地都有民眾因舉報環境污染而入獄,比如江蘇無錫著名「太湖衛士」吳 立紅,就被以莫須有的詐騙罪判處三年監禁,儘管前不久太湖爆發大規模綠藻污染,連無錫自來水管裡流出的都是臭水,但吳立紅提出的無罪上訴,卻在今年十一月 二日被當局駁回並維持原判。
人們不禁感嘆,在這樣污濁的政治體制下,渤海怎麼不變成死海吶!
註:「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殖,引起一定範圍一段時間的海水變色現象。它的最大危害是使海水水質變壞,破壞水產資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正在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