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美國競選公職決策常靠民調結果

 2007-11-20 04: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問鼎白宮的過程中,每一位參選人以及其所在的政黨都會根據民意調查的數據調整競選策略和資源決策。決策包括方方面面,從候選人需要在什麼地方露面到哪些競選問題能夠引起選民的共鳴等等。

蓋洛普調查機構從1930年代起就進行這種政治民意調查。蓋洛普官員福蘭克.紐波特認為,這些調查起到了行動藍圖的作用。他說:"如今競選人或者政治黨派利用民意調查結果制定行動框架,設計他們的競選方針,決定他們的總體戰略應當強調哪些問題,不應該強調哪些問題。然後,各項競選活動、各位競選人和各黨派都會根據民意調查的結果不斷調整自己競選活動。"

*一千人決定三億人意向*

做為行動藍圖,民意調查必須準確。這就要求根據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案和原則,認真地確定調查對象和範圍。佐格比國際調查機構的米歇爾.範.吉爾德說:"民意調查整個過程都離不開數學公式和概率原理。如果你從全國3億人口中挑選1千人做為受訪群體,有人可能認為受訪者人數少了點。但是在典型的民意調查中,大多數民調公司都選1千人進行問卷,其準確程度非常高。"

佐格比和蓋洛普等著名美國民調公司都設有電話問卷中心,對那些被選中的調查對象進行電話問卷調查。只有少量的調查是面對面或者通過網際網路進行。

民調公司在問卷中設計一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可以基本瞭解選民對每位競選人在重要議題上所持立場的支持度。各個政黨還通過民調瞭解某些趨勢,比如一個時期內選民對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好感程度。

*最關鍵仍是選舉日投票*

不過,蓋洛普調查公司的福蘭克.紐波特表示,競選人有時會對民調結果做出過激反應,而那樣可能會失去選民支持。他說:"如果競選人只是為了迎合民調結果中所反映的選民意願而做出過份的轉變,會招致選民的批評。因此競選人決定在多大程度上滿足選民意願的時候,必須謹慎小心。"

從現在到大選日之前這段時間會有大量的民意調查,各個競選團隊和政治觀察人士要進行無休止的分析。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選舉日當天的選民投票。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