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規定」最牛的一句官方批示語

在官方公文傳遞過程中,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官員在閱文批示中提出自己獨到見解的並不少見,然而,在一些地方、某些部門仍然一些輕描淡寫的批示出現,比如:閱,甚至劃圈,這只能代表某些官員履職時對納稅人的冷漠態度以及工作責任心不強。

  在眾多批示語中,感覺目前最牛的應該是一句司空見慣的批示:請按有關規定酌情辦理。這句看似平常的批示語實際上卻暗藏著玄機,剝去層層的外衣後,你會發現這句批示語牛,就是「牛」。那麼,這個批示語究竟牛在何處呢?

   首先,這句批示語最「牛」的核心就在「有關規定」這幾個字上。從字面上看,人們不僅要問,有關規定到底是什麼規定?曾有人說,最不好理解的規定就是「有 關規定」,最不好找的規定也是「有關規定」,下屬最怕看到也是「有關規定」這幾個字。也有當事的群眾說,最能忽悠人的規定就是「有關規定」。由此看,所謂 的有關規定實際上就是一個需要認真查找的規定。然而,讓下屬費心多找政策只是表面現象,問題的實質是,「有關規定」的背後暗藏著一些官員對國家法律、政策 的不掌握、不理解,針對存在的問題適用哪個政策來解決心裏沒底,所以只有靠搪塞來對付。在依法行政的今天,出現這樣的批示語,只能說明這樣的官員至少是在 依法行政方面是不稱職的,是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依法行政的素質和執政能力的,實在令人可笑。

  其次,這條批示語暗藏微妙之處。表 面上看感覺不到,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條批示妙就妙在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批示顯示,本人已經批示下屬辦理,白紙黑字寫得清楚,誰看誰知道,對群眾有了交 待;批示後等於問題沒在我手上棚架,至於按照哪個規定辦理,自己想去,對下級也有了安排;批示還說明本人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關心民生,效率很高,對上級 也有了答卷。這樣看,對上、對下、對群眾都不留空白,真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所以有人稱這句批示語是「平安語」、「保官語」、「太平語」,不管什麼人只要會寫這幾個字,似乎都能當官,不管什麼事只要寫上這麼幾個字,出了事責任肯定 不會追究到自己頭上,這真是一條相當實用的通用語,也是明哲保身的好批示。

  其三,這條批示語暗藏退路。牛就牛在「酌情」兩字,這兩 個字就像一棵小炮彈懸在下屬的頭頂,警示著辦理某一事項時一定要正確領會上司意圖,掌握好辦理分寸。如果下屬辦理時,合乎自己的胃口,這些官員就認為辦得 好;如果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可以認為沒有按照有關規定酌情辦理,真是進退有路,鬼斧神功,奇妙無窮。

  當一個官員提筆寫下「請按 照有關規定酌情辦理」時,我們不僅要問,他們知道有關規定到底是指的什麼嗎?如果不知道,可以學習一下中央政治局定期法治講座的做法,多學點法律法規常 識。酌情到什麼程度才合適?盡量不要讓下屬來把握,把問題向下面推,要多思考、多研究,自己拿主意。決策出了事兒,不要拿這句話當擋箭牌,應該承擔的要直 起身板來承擔,這樣做感覺才像一個當代官員的樣子。(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