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氧化碳排放今年超美 (圖)

北京車輛猛增污染日益嚴重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星期三發表世界能源報告,指出中國今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國家,而中國與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導致全球對能源的需求量增加,在二十幾年內將增加50%。

國際能源機構發布的世界能源報告說,中國與印度的能源發展正在改變全球的能源體系,這不只跟兩國的大小有關,也由於兩國在全球化石能源的交易量增加。

所謂化石能源,也稱為礦物能源,指的是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礦物所產生的能源。

*世界能源需求將增加50%*

報告說,隨著兩國越來越富裕,兩國人民也使用更多能源。報告還指出,各國對煤礦的需求量大增將威脅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這對未來的能源安全是個警訊,而未來的石油價格也會大幅上漲。

國際能源機構資深分析家布蘭賀德星期四對中文部記者介紹這份報告的重要發現時說:「如果全球各國政府繼續目前的能源政策,那麼到了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量將增加,比現在的需求量超過50%,光是中國與印度加起來就達其中的45%。這不但導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也增加對進口石油與天然氣的依賴度,而這兩個發展增加我們對氣候變化以及能源安全的關切。」

世界能源報告說,各國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採取行動改變能源政策,轉化成一個更安全、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能源系統,並且不傷害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北京拒絕接受溫室氣體排放上限*

西方國家希望中國簽署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制性上限。面對這種壓力,北京政府表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實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此外,如果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遠不如其他工業化國家。中國領導人最近也在中共17大期間表示要加強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增強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上海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陳建民表示,近年來中國致力於發展清潔以及可再生能源。他說:「有關能源政策方面,中國是一個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國,使用煤以及其他化石燃料,現在中國非常注重新能源,還有節能,另外也致力於能源的開發,例如核能等清潔能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