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漲預示通脹?

中國今年9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6.2%。對於中國目前是否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專家持不同的看法。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近年來物價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過量發行貨幣,而人民幣匯率扭曲則是貨幣流通超量的因素之一。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6.2%,比8月份下降0.3%,而今年前3個季度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為4.1%。

國際間的經濟學家一般認為,3%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率是一道通貨膨脹警戒線,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超過3%,就意味著面臨通貨膨脹的危險。中國今年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6.2%的同比增長率已經遠遠超出警戒線,對於這是否表明中國已經出現全面的通貨膨脹,或至少面臨嚴重通貨膨脹的危險,專家持有不同的觀點。

朱之鑫: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日前在記者會上強調說,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不是一個概念,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並不等同於通貨膨脹,中國這一輪價格上漲主要受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但一些專家認為,儘管目前中國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主要是由於豬肉和食品價格的帶動,但其背後存在著不容忽視的通貨膨脹壓力,其中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貨幣供給過剩、投資與消費的比例不正常以及國際市場某些主要商品價格上漲等。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認為,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過量發行貨幣。他說:「中國的貨幣發行已經超量,超量兩三年了。貨幣發行和通貨膨脹有一個滯後期,按照大多數國家的經驗,滯後期就是兩年。中國鈔票發行過多跟匯率的扭曲有關係,人民銀行不得不拿大量人民幣買美元,把大量人民幣投向市場。」

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說,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將趨於穩定,預計2008年的漲幅將回落到3.5%左右。與此同時,有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市場供需的動態變化、勞動力市場的平衡以及需求方的心理,都顯示中國已經進入一個可能持續若干年的通脹時期。

食品漲價影響居民生活

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的高物價是伴隨經濟高速發展、投資迅速增長而來的,因此是正常現象。然而,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認為,高物價和經濟高速發展並沒有必然聯繫。他說:「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從90年代到現在,前10年中國的經濟也是高速增長的,但物價並沒有上升,所以這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但是,有一個必然聯繫,這就是: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在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它的本幣就要升值,這倒是一個客觀規律。」

觀察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的肉、禽、蔬菜等日常食品的價格漲幅驚人,對普通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怎樣避免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導致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是中國當局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本文留言

作者蕭敬2007年10月31日華盛頓報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