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市場化 步履珊珊


2007年5月10日,3位女士經過北京城郊一家燃煤電廠的輸電線塔。(Getty Images)


隨著中國通貨膨脹升至十年新高,能源價格市場化的出臺又將有推遲之虞了。能源價格市場化,一可真實反映市場對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價格槓桿起到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進而使由於過多使用,像燃煤電廠發電和多開車帶來的環境污染有所抑制。

電力燃料 政府定價

目前,電力和燃料仍在政府定價的商品之列。從理論上講,這些商品的價格也應該得到經常的調整以反映國際市場價格和供需情況。而事實上,中國自2006年5月起基本沒有上調過汽油和柴油價格。而在此其間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飆升了15%,達到每桶80多美元的水平。
至於電價的測定和實施也是由國家根據投資成本核定電廠的供電價,送電網調度,根據發電量並由物價局核准通過居民用電價格和工業用電價格。由於受燃料價格上漲影響(撇開電力項目集中投產而造成的競爭因素),供電價格總趨勢也是應呈上升之勢。但中國是由國家主管部門批准上網電價,政府補貼仍然存在。

能耗壓力大 舉措收效微

由於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構成沈重壓力,它的石油消耗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都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中國在減耗計畫的壓力下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用於節能項目的財政預算今年增加到213億元人民幣。並把每年提高4%的能源利用率列入了2006-2010的五年計畫中。但是,2006年的實際節能效益只提高了1.33%,並不理想。

燃油提價 得先給通脹一個交代

市場也預期政府會提高燃油價格。中國原財政部長金人慶今年3月也曾提出盡快開徵燃油稅,但他沒有交代實施的具體時間表。隨著8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高達6.5%,已不大可能再出臺提高物價的新政策,因為這將更加深公眾的不滿情緒。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人對通貨膨脹的憂慮情緒還在加重。中國央行近期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僅有3.5%的被調查家庭對當前的物價水平感到滿意,這是有這項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央行另一項針對銀行家的調查顯示,被調查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降到了有這項調查以來的最低點,接受調查的人大多預計,為遏制通貨膨脹政府還會進一步上調利率。

能源價格上調 官民雙方反映不一中國有關部門上月也表示,今年內原則上不再出臺新的政府調價措施。這也說明公眾對豬肉和禽蛋食品價格上漲的不滿情緒已使政府如坐針氈。雷蔓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經濟學家孫明春說,中國正在等待上調能源價格的合適時機,一旦食品價格的上漲勢頭減緩,或許明年第二季度政府將獲得調整價格的空間。

民間對能源價格上漲反應不一。在江蘇某供電局工作的韓先生說:「現在的電價是0.5元多一度,並不便宜。現在貧富差距太大,漲價對少數富人影響不大;但對於廣大農民和下崗工人來説,影響就會很大,再怎麽節約用電,也得讓人點燈吧。」


看中國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留言

作者方茹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