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己的路


不久前,我們過去的一位大學同學愛倫帶著她的小女兒從南德北上,去北海邊度假,順便來看看我們。

  幾年不見,已經作了媽媽的她依然是以前那清純的模樣,長發披肩,說起話來表情豐富,想到以前讀書時我們曾大半夜地坐在我房裡聽斯汀的歌,有隔世的感覺。晚飯後坐在花園裡閒聊,問起她那個比她小几歲的妹妹,說朵荷特雅該上大學了吧,愛倫笑了,說哪裡啊,人家參軍去了。「參軍?」我愣了一下,她說是呵,是參軍,而且既不是後勤也不是文藝兵,是直接和武器打交道的那種,正在進行基礎訓練呢,摸爬滾打的,和男兵一樣,她最希望的是能夠到一條潛艇上去服役。

  「好厲害呵!」我驚嘆道,「你父母不心痛?」「心痛有什麼用?這是她一直以來的願望,只要她不被派到阿富汗或是蘇丹什麼的去就好。」

  我於是打趣道:「她不是想上潛艇嗎,阿富汗又沒海,怕什麼!」愛倫大笑起來,然後忽然若有所思地說:「其實我父母挺保守的,覺得女孩子家的,體力上能和男人一樣嗎,而且,若真上了潛艇,一連幾個月和一大群男兵埋伏在水裡……反正他們挺擔心的。」「現在擔心有什麼用,當初幹嘛不反對?」我說。愛倫奇怪地看了我一眼:「她是大人了呵!父母可以說說自己的想法,但最後作決定的還得是她自己,她要去,只能祝她一切順利了!」

  我於是想到,這要是換了在中國,如果是父母認為不妥,不同意,那這件事就很難辦成,不管這「孩子」都多大了,不要說在這種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就是在和誰結婚、幾時要孩子等「私人問題」上也一樣要和父母商量,父母的話雖不再像從前封建社會那時候「比泰山還重」,但父母的意見在很多關鍵時刻仍有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一般中國父母也明白孩子大了要走自己的路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真正做到完全不干涉,像德國人這樣的「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在中國人看來是不愛孩子的表現。那麼,什麼才算是愛呢?

  無論是中國還是德國,東方還是西方的父母,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只是對這個「好」的理解有所不同:在西方,孩子自己覺得好才是好;在中國,父母滿意才是好。

  中國的父母,恨不能在孩子尚在襁褓中的時候就替他設計好一生,為了孩子能有錦繡的前程,做父母的不惜苦了自己,如果這孩子到最後還是沒有走父母給安排好的路,像愛倫的妹妹似的,放著大學不上要去當兵,做父母的就會覺得孩子辜負了自己的期望,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很多「好」孩子於是放棄自己的理想,聽從父母的安排,古往今來,有多少這樣的「孝子」為此而一生不快樂。

  現今社會,真正像以前封建大家長式的父母已經不多見了。現在的父母,想替孩子設計前程主要有幾種原因:一是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那麼做父母的面上也有光彩。二是混淆了自己的理想和子女的理想,在潛意識裡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理想的載體,要求孩子完成自己未盡的心願。三是害怕孩子走彎路,吃虧;所以想把自己的經驗灌輸給孩子。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父母的出發點都是想為孩子好,可謂一片苦心。

  可是,事事都想替子女做主,要求子女走自己給選擇的道路,儘管是好意,事實上卻是沒有把子女當成獨立的人來看待。在中國的傳統倫理觀念中,父母與子女永遠不可能有一種平等的關係,兒子的官再大,到了老子跟前一樣得俯首帖耳,恭恭敬敬。「敬老」本是一種美德,但是子女的願望就不應該被尊重嗎?

  我們的文化不提倡孩子自作主張,「聽話」才是好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很難有自己的主張;我們的文化也不鼓勵孩子長大後脫離對父母的依靠,走自己的路,這樣的子女儘可能長地守在父母家裡,既然不用做什麼決定,那麼也不必對什麼事情負責。長江後浪推前浪好像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是,這樣的 「後浪」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嗎?

  如果前輩不從小培養後代獨立自主的精神,尊重他們的意志,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那麼他們長大了也難有超出前輩的地方。一個人如果連給自己做主都不會或是不能,那麼又何談為社會作主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