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一元錢能幹什麼?

三十年前1元錢能做什麼?以筆者的瞭解做一個簡單的分解。

  30年前1元錢能夠(鄉鎮):

  買2斤大米(0.23元),3兩肉(0.18元),2斤番茄(0.04元),3個雞蛋(0.15元),1斤豆角(0.02元),1斤土豆(0.02元),1斤小白菜(0.05元),1斤蘿蔔(0.02元),0.5斤白酒(0.20元),調料(0.09元)。

  這些東西能夠做什麼?能夠做6菜1湯。3葷4素,即:豆角炒肉,番茄炒雞蛋,番茄雞蛋湯,素炒小白菜、素炒蘿蔔、素炒土豆絲、素炒豆角。夠不夠6個人酒足飯飽?(有酒鬼的情況下例外),可能趕不上現在幹部下鄉的四菜一湯標準。

  30年前1元錢或者一次能夠(鄉鎮):

  交一個孩子0.6個學期的學雜費(一個學期1.6元)、治療一次感冒發燒(含打針)、買20個冰淇淋、買7斤大米、50斤番茄、20斤小白菜,20個雞蛋,到電影院看5次電影,乘20次公交車。

  現在的1元能夠做什麼?有心的網友可以自己算一筆細帳。筆者只能粗略估算一下。

  乘公交車1次(差0.2元)、買2個雞蛋,夏天買0.5斤小白菜,買0.8斤番茄,0.7斤大米看病掛號0.25次,或者看1/500次感冒發燒,繳納小孩學雜費的1/800,買0.3斤散白酒,看0.05次電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