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高層智慧: 處理與緬甸關係北京進退兩難
隨著緬甸局勢日益緊張,國際間紛紛要求中國運用影響力向緬甸軍政府施壓,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中國在緬甸有什麼利益?北京的態度為何成為關鍵?從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等角度考慮,中國和緬甸發展關係都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
歐美近年來對緬甸進一步加強制裁,緬甸軍政府在國際上日益孤立,從而迫使軍政府轉向尋求北京的支持。
對於中國來說,緬甸與雲南接壤,同軍政府保持良好關係,不但有利兩國經貿往來,而且也為中國的西南邊境提供一定的戰略保障。
自從中國與緬甸在1950年建交以來,北京除了向緬甸提供了大量的無息和低息貸款外,還協助興建很多基礎建設。
在過去三年來,我曾經先後三次到訪緬甸,在不同城市往來期間,經常可以見到許多大型基建項目(公路、橋樑等),當地華人對我說,這些工程都大都由中國公司負責。
由於緬甸缺乏受過教育的專業人才,因此工程項目的主要技術人員和管理層由中國派出,而工人則在緬甸當地招聘。
根據非政府組織EarthRights International日前公布研究報告,在過去10年間,至少有26家中國企業在緬甸參與了62項大型項目。
這些大型項目包括:興建從雲南通往緬甸西南的印度洋海岸的石油及天然氣輸送管道。
這條輸油管長達2380公里,將能夠協助中國把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燃油直接輸送到中國境內,免去了繞道馬六甲海峽的麻煩。
英國石油公司BP去年底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緬甸擁有的天然氣蘊藏量佔世界的0.3%。
雖然目年緬甸目前還沒有出口天然氣到中國,但是對於迫切尋找能源的中國來說,緬甸無疑是一個便捷而且相對可靠的來源。
由於軍政府長期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中國成為緬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首七個月中國對緬甸的出口額增加了50%,總值達到9.64億美元。而今年一月到七月,中國從緬甸的總進口量則為1.46億美元。
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緬甸也居住了大量的華人,他們很多都從事貿易。由於經營有方等因素,華人一般經濟條件都不錯,屬於當地的中產階級。
然而,這次的政局動盪波及仰光、曼德勒這兩個最大城市和中緬邊境,嚴重影響了那些從事貿易的華商,對華人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
緬甸、蘇丹、朝鮮都是在世界受到孤立、但是又與中國保持密切關係的國家。
北京主持斡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在各方壓力下,中國近來終於採取積極行動,要求蘇丹政府接受聯合國的方案,解決達爾富爾問題。
對於緬甸這次爆發的政治動盪,國際社會同樣希望北京發揮其影響力。然而中國外交部最初依然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不願作出過多的評論。
可是隨著緬甸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北京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終於應國際間的要求,開始向軍政府「放話」,要求其保持克制。
無論中國對緬甸軍政府有多大的影響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北京不在外交上做出積極斡旋的姿態的話,歐美等國一定會把這場衝突的帳算在北京的頭上(正如西方早前大肆批評北京在達爾富爾危機上的不作為)。
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奧運會就要在北京舉行,中國任何一個鄰國發生動盪都對北京不利。
為了保持中國的國際形象,北京不能對緬甸軍政府鎮壓示袖手旁觀;可是為了保全中緬的密切經貿關係,北京又不能對緬甸當局採取過硬的手段。
北京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如何平衡好各種利害關係,實在考驗中南海領導層的智慧。
- 關鍵字搜索:
-
考驗
來源: 英國廣播公司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t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