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旱情40年罕見 300萬畝耕地絕收

進入9月份,按照常年河北張家口市壩上地區的農民們已進入秋忙季節,但今年嚴重的旱情卻使該地區大部分旱地作物絕收。據當地氣象部門統計,今年壩上地區降雨量偏少,出現了自1967年以來罕見的旱情。


河北張家口市壩上地區的農民無奈的望著大片絕收的土地。

據《燕趙都市報》報導,據張家口市氣象臺臺長苗志成介紹,今年壩上平均降雨量是229.3毫米,降雨量之低僅次於1997年的223.5毫米,成為自1967年以來近40年中罕見的旱情。其中壩上四縣中以尚義縣旱情最為嚴重,年平均降雨量僅為191毫米,是該縣自1960年以來旱情最為嚴重的一年。

與此同時,張家口全市的平均降雨量也偏少,為275.9毫米,是近6年來最少的一年。該市大部分縣區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乾旱,僅西南部地區雨量較往年偏多。

尚義縣共有耕地63萬畝,今年由於嚴重的旱情所致,除16萬畝的蔬菜(水澆地)獲得豐收之外,其他40多萬畝的旱地作物幾乎絕收。該縣農業局一位工作人員說,「農民們幾乎連種子都收不回來了。」

據張家口市有關部門統計,由於嚴重的旱情所致,張家口市壩上約有300多萬畝耕地絕收,約9萬人出現了飲水困難。

52歲的孫玉梅是張北縣公會鎮盤地房行政村開地房自然村村民,近日將自家的10多隻羊賣了。

一邊嘆氣,孫玉梅一邊說,今年可算是遭了災了,30多畝地,種都沒有種,顆粒無收。去年一冬天沒怎麼下雪,到了春天也沒好好下雨,地幹得厲害。春天耕地時,根本犁不動,種子也種不進去。

她說,他們整個行政村幾千畝地大部分都是這樣,種都沒種,還能有什麼收成。她還聽說,周圍的兩面井鄉、大西灣鄉都旱得厲害,都和他們村的情況差不多,「這回可旱寬了,村裡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說沒見過今年這樣的「年成」(方言,災年之意)。」

供著一個孩子上高中,孫玉梅家裡的主要收入就靠養活一些牲口搞點經濟收入,可是大旱之年,別說人吃的,就連牲口的飼草都成了問題。為此,孫玉梅決定把10來隻羊都賣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