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
我們的祖先在寫作時是不打標點符號的。同代人閱讀都必不可免地感到困難,給後代人所帶來的麻煩則更加無法估量。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斷讀古文成了一項了不起的學問。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其經典名篇《師說》中,把老師的作用概括為三項,即「傳道、授業、解惑」,又把斷讀文章當作「解惑」的重要內容,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音豆)也。」又把「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並列,認為它是從師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瞭「句讀之知」對於閱讀古文是多麼重要。《論語·泰伯篇》中有一句眾所周知的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其句讀不同,可以表達多種不同的含義,多年來成為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使用這種句讀。在其經典著作《四書集注》中,他明確地解說:「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朱熹的學識和名望使這種句讀成為正宗,統治了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近千年。這句話也變成了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罪證」。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句讀可以解釋為「老百姓如果認可了(統治者的政策),就讓他們去執行;如果不理解,就讓他們理解(以後再去執行)」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先生同意這種句讀,並且把它當作孔子具有民主思想的例證。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句讀是中共三十年代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王明所贊同的。但是,王明對這種句讀的含義卻並沒有加以解釋。由於對這裡的「使」字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理解,所以這種句讀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含義。
第一種是把「使」當作「被支使」、「被使用」「被驅使」講,那麼就種句讀就可以理解為「老百姓如果可以任用,就讓他們聽命;如果不可以任用,就讓他們明理。」 第二種是把「使」當作「使者」、「出使」講,那麼就種句讀就可以理解為「如果某人可以做使者,就應當由他全權處理出使的事宜,不要加以限制;如果他不可以做使者,就應當告訴他,讓他有自知之明」。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句讀近年才有人提出。它既符合古漢語語法,又有合理的語意。其含義是:「老百姓可以被支使,但是不可以放任自由,必須加以引導。」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句讀也是近年才提出的。孔子在這裡自問自答。他說的是,「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嗎?不。還是要進行教育的。」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句讀與第五種無論在語法上還是在語義上都大同小異,無須贅言。
7.「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應該與上一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聯讀,其句讀為:「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先作詞(「興於詩」),所作的詞要符合禮儀(「立於禮」),然後才能創作出好的樂曲(「成於樂「)。這樣的樂曲才能使人民潛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誘導(「民可使由之」),而不需要對他們作任何說明和解釋(「不可使知之。」)
這是公翼先生在去年(2006)元月提出的一種新句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析疑》)。他認為問題全「出在朱熹身上,由於朱熹不懂古文的結構,連如何分段都不會,只要看到‘子曰’二字,就不由自主地習慣成自然地對原文作了分割,結果造成斷章取義的錯誤,再加上解釋上的錯誤,因而造成今天這種結局。」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顯然不能夠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孔子這句「十字名言」,而要全面地完整地把這十個字融會貫通到他的全部著作、言論和活動中去,由他的一貫思想和行為來分析和掌握他的原意。這個任務已遠遠地超出了筆者的學識。筆者只好知難而退了。
- 關鍵字搜索:
-
民
來源: 自由聖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t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