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年以來,由於工作等原因,在加拿大的時間比較多一些。在中文網站和報紙上,在朋友們聚會的場合,經常聽到對加拿大醫療制度的不滿和抱怨。當然不單在華人圈 子裡,許多加拿大人都有抱怨,包括在國會、在政府內部和醫療系統內部。那些國會大廈的高深理論咱暫且不提,咱也不懂,單就圈內朋友們的一些抱怨,談一點自 己的感受。
加 拿大具有世界一流的醫療設施和服務,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公費醫療制度,我們工作、學習、移民到加拿大,都可以享受到這優良的服務。按道理,我們應該感 恩,但偏偏我們有許多的抱怨和不滿,而且我們有的抱怨和不滿,和其他的抱怨和不滿,有某些不同。比如我們看急診,沒有得到緊急的救助;比如,我們預約醫 生,有時候需要很長時間,等等,還有許多朋友抱怨,說加國不如美國,還有人說不如中國。那我要說,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走入了一些誤區。
或 許我們習慣了國內的一站式醫療服務,或許我們習慣了過去隨時看醫生的權利,為什麼來到北美,我還要預約,還要等待?人命關天,我等的起嗎?有的摔傷了手 腕,鮮血直流,急診醫生置之不理;有的發高燒不退,預約醫生要兩個禮拜;有的發現囊腫,跑了幾家檢查診斷花費一個多禮拜,然後轉專科醫生,還要再等一個 月,,,,,,這,小病還不拖成大病,大病還不得等死不成?經常聽到做手術要排期幾個月到數年,甚至核磁共振檢查都要等9個月等傳聞,幾乎震動了整個社會。
但 是靜下心來,平心氣和地想想,這裡的醫院和急診,並不是為所有的病人設置的,是為最需要的人們設置的;這裡的分工很明確,從家庭醫生、專科醫生、急診醫 生、住院醫生以及各種檢驗科別,都有比較嚴格細膩的分工和合作,經過了多年的磨合和修正,肯定也是更加有利於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當然,和我們在國內不 一樣:所有的醫院,向所有的病人敞開,甚至所有的急診,都向所有的病人開放,即便無病呻吟,欺騙組織開假假條,你都可以去看急診。
或 許我們認為,只要我去急診,我就是急診,你就必須給我緊急救助,這也是我們在國內的習慣。其實國內有的急診室也是人滿為患,而且國內的急診,雖然也有規定 條件,但不是很嚴格,一般來說,來者不拒,醫院經費還不足呢。這裡面不合理的因素,我們或許忽略了。在國內醫院的急診室裡,我看到最多的,是觀察室裡、走 廊座椅上輸液的,大都是感冒發燒的,頭疼腦熱的,磕磕碰碰的,小病小災的,我不能說這些不應該看急診、影響了突發事件和大病急病的救助,但是周邊腦溢血、 心臟病等沒有及時救助死亡的、癱瘓在床的,怕是不在少數。
有些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感冒發燒看急診,磕磕碰碰看急診,或許我們習以為常,但一些老外們不這樣認為。我剛到美國工作那會兒,公司雇佣的市場經理是個土生土長的老美,
記 得兒子剛來美國,一次打球,把大拇指扭傷了,他看了一下,說不要緊,立即用冰塊敷上,晚上又跑到我家裡,說要熱敷一下,我問為什麼,他說,先是冰塊敷上, 防止毛細血管大面積破裂,不然會腫脹、發炎,現在雖然不是很腫脹,但是肯定裡面還是有局部瘀血,所以會疼痛,無法活動,那麼再熱敷一下,就促使化解瘀血。 我說要看醫生嗎,他堅決地說不用,果然,沒幾天就好了。這件事情,給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現在家裡或者車上或者外出,都會備有應急的消炎止疼噴劑、各種 百多邦、乾冰等。上次北美大穿越途中,不慎被汽車擠壓,嚴重傷了兩個手指頭,當時全紫了,立即一邊用冰塊敷上,一邊用消炎止疼噴劑噴上,由於處理及時,症 狀馬上好轉,疼痛也能忍受了,不然十指連心,疼都要疼死我了。雖然我買有保險,可以打911救治,但是一來「不要浪費有限的社會資源」,二來怕耽誤了大家的行程,其實如果不及時自我救助,怕是兩個手指甲肯定保不住了,那個罪,我在國內曾經受過。過去了兩個多月了,指甲的瘀血還沒有褪去,但是已經不是問題了,這才發現,人年齡增長了,這指甲也張的慢了,呵呵。
我 們生活在北美,有些是要補課的,比如自我救助和自我救治。因為在這裡,從小孩子開始,一來學校的日常教育,一來家長的耳濡目染,一來社會的活動,比如參加 童子軍和做義工什麼的,他們都自覺不自覺地養成了自我救助的習慣和本能,看看超市的非處方櫃臺,簡直就可以開一所大型醫院,要知道,這些,都是提供給人們 來自我救治的。即便我們不懂得醫療,也可以諮詢,從執牌藥劑師那裡得到幫助。這個櫃臺,你去過嗎?當你遇到一般疾病和外傷,你先想到過自助救治嗎?並不是 要我們每個人都學做醫生,但救助和自救,可以得到最及時的處理,可以減少我們痛苦的時間和程度。有的緊急情況,等待救護車的幾分鐘裡,如果沒有自救,就會 沒了性命,或者小問題造成了大毛病。
前 幾天和一幫朋友去很遠的一個湖邊公園,一位朋友的太太被劃傷了手,鮮血直流止不住,疼痛難忍,手機沒有信號,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包裡的急救藥物就派上了 用場,立馬處理,很簡單的消炎止血止疼,然後塗上藥膏,包紮,馬上見效,頗有專業水準,一幫朋友看傻了眼,先是讚美,後是感嘆,爾後個個以我為榜樣,抄錄 下所有急救藥物的牌子。我告訴他們,就去沃爾瑪,那裡很便宜,呵呵。我很高興,我的一次行動,感染了這一幫兄弟們,其實我早就說過,不見鮮血,他們就是不 聽。
我 決不是說,有病不要看醫生哦,我的意思是說,要學會緊急自救,要學會健康自助,那樣,我們就不會為一般的頭痛腦熱,磕磕碰碰約不到醫生而煩惱和抱怨了。經 常有新移民朋友,老為看小病發愁,其實,泰諾就有很多種,有的時候,比看急診要有效的多。順便說一句,千萬不要隨便服用從國內帶來的消炎藥,有的朋友為了 省藥費,從國內帶很多藥過來,大可不必。等需要吃處方藥的時候,一定要聽醫生的,這裡的醫生,一般是很負責任的。要知道,有些消炎藥、止咳藥、痢疾藥和皮 膚治療的藥物,副作用是很大的。再就是加拿大美國可是製造藥物的大國,技術一流的,藥也是很管用的。
跟你說個真事兒,我一個哥們兒,回國期間跟另一個哥們兒一起去泡妞,兩個人都染上了某種常見性病,這個哥們兒發病後,在這裡看了醫生,化驗確診後給了一片藥,當天就OK了,國內那個哥們兒,又是住院又是打針輸液,折騰了一個禮拜,竟然折騰出了併發症。我對這裡的哥兒們說,你Y的也太不仗義了,特快專遞,寄一片藥回去,不就是三天的工夫嗎。還有件事兒,就是我去年暑假回國休假,染上病毒性咳嗽,一個月都不好,國內醫生說,沒準要幾個月半年呢,什麼藥都吃了,不見效,於是乎,我提前回來,也提前約了醫生,當天下飛機就奔診所,醫生看了,給開了10天的藥,我吃了3天,就好了,也許是趕巧了,不過,我還是認為,這邊的藥,還是管用些,至少,假藥少些吧,呵呵。
有 的人否認這裡的醫療制度,認為還不如國內,還有人認為私有化雙軌制更好,這些意見我不完全贊同。有的朋友說,做個手術,還要排隊,回國就不用等待了。我不 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手術,我有兩個朋友的太太剛做了手術,並沒有等待太長時間,至於說,有人等到了死,或許是個案,「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北美也一 樣。國內做手術,一樣要排隊的,如果要到真正能治好病的大醫院,更要排隊,比如治療頸椎病很有名氣的北京某大醫院,大概要排隊幾個月到半年一年,還要托熟 人、送禮。農民到京城看病,住不上醫院的多了。我們之所以覺得回國去,有保障,正是因為你或許是移民北美的精英,不是國內的普通民工,你一般比較牛氣,認 識人多,或者錢多能使鬼推磨;而在這裡,大家都一樣,沒有加塞兒,沒有通融,沒有請客送禮,所以,你擺不了譜,所以你感覺不一樣。急診在國內也一樣,也要 排隊,你不排隊,還是因為你牛,你熟人多,人沒到,沒準關係或者秘書就先到了。
我認識一位朋友,兩個孩子都是在這裡出生的,孩子從懷孕檢查,到分娩回家,醫院醫生和護士給予了很好的照顧,且分文不取,這位老兄曾經感激涕零;
我 就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支持醫療私有化和雙軌制,那是因為我們太有錢了需要額外的開銷?還是加拿大的醫護人員太多了需要向私人醫院分流?我們移民中,技術移 民佔大多數,不少還都是打累脖工,我們真的很有錢嗎?我們的華人公司都給我們上了全額保險了嗎?我們是擁有高樓大廈還是擁有資源廣闊的地產?美國就是私人 醫療,你每年不買巨額的醫療保險去做個手術、看個大病試試,看你幹一年能不能割一個盲腸?不過,你要是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你倒是不用擔心,政府會給你買 單,不會像國內急診室裡的沒有錢見死不救。問題是,我們大部分華人朋友,多少都有點小錢或者小宅子,而且如果公司不給買保險的話,自費的保險在咱們眼裡決 不是個小數。
有的朋友說,美國的醫療制度比加拿大好,我也是不敢苟同的。加拿大的公營醫療保健制度,連美國前總統克
我 不是說加拿大的醫療制度是盡善盡美,就不需要改革和加強管理。醫療問題,是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富裕的北歐小國都頭疼的問題。在目前的階段,誰也沒有 更好的辦法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除非人類沒有了疾病或者至少沒有了不治之症,或者實現了共產主義。在加拿大,有眾多的執業醫生,大約500人當中就有一個醫生。政府在健康保健上的開支逐年遞增,目前已超出了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0% ,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每人花費數千加元,是1975年的三倍多。據說卑詩省政府的收入有六成以上是用於醫療投入。然而曾經有一項民調顯示,近40%的加拿大人表示,在過去3個月中均有未獲得及時醫療服務的經歷;81%的 家庭覺得,輪候時間不合理……我真的不明白,平均每人享受著巨額的醫療津貼,全民實行公費醫療,包括各種化驗、檢查、手術等等,一般看診不必付費,小病藥 費可由保險公司報銷,大病住院的一切費用全部由政府負擔包括伙食和護理。在現階段,還如此的不滿意,那靈丹妙藥究竟在那裡?
我到過世界上許多的國家,我在美國長期居住超過6年, 我在加拿大也累積居住差不多近一年,我在歐洲的一些國家也曾經公幹過,旅遊過,我雖然對醫療制度和醫生的行業不太瞭解,但就我切身的感受,加拿大和美國的 醫療體系,還是相對比較完善的,至少從政府在教育和醫療的投入上看,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我更加讚賞的是,這裡醫療的相對公平,沒有後門,沒有紅包,窮 人沒有太大的擔憂,沒錢也可以得到及時的救助。我一直認為,能讓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滿意的醫療制度,就是好的;能讓大多數窮人滿意的醫療制度,就是更好 的。我不可能百分百的滿意,我支持醫療制度的改革和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效益,但是,我覺得,我還是要逐步適應這個社會,應該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的 好。
(生活點滴,有感而發,忽悠之談,非專業論述,非評論文章,各位看客不必太較真兒。歡迎拍磚指教,謝絕侮辱謾罵。所有侮辱謾罵指語言,隸屬於發布者自己享用,恕不回覆。謝謝)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感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