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原姓馬,小字三寶,雲南昆明州(今晉寧)人,回族,世奉伊斯蘭教。十二歲入燕王朱棣藩邸,為宦者。朱棣稱帝后,升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世稱「三保(三寶)太監」。鄭和有才能,又是伊斯蘭教徒,時南洋諸國多奉伊斯蘭教,因之成祖欲遣人前往,鄭和便入選。明代以婆羅洲(今加里曼丹)以東為東洋,以西為西洋。鄭和所到之處大都在婆羅洲以西,所以稱為鄭和下西洋。
鄭和畫像
下西洋的原因
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擴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響,招致各國來朝來貢。其次,也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尤其是朝貢貿易,讓各國以朝貢的形式來中國做買賣。或說鄭和航行的目的在於追尋建文帝的蹤跡。當然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在明成祖不能沒有疑問,使鄭和兼有這樣的動機也未可定,然而這決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下西洋的經過
鄭和奉命出使西洋,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凡七次。第一次在永樂三年(1405年)冬至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第二次在永樂五年冬至永樂七年(1409年)夏末,第三次在永樂七年九月至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第四次在永樂十一年(1413年)冬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七月,第五次在永樂十五年(1417 年)冬至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第六次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春至永樂二十年(1442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
鄭和船隊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滿剌加(今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彭亨(在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三佛齊(今巨港一帶)、爪哇、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佔城(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榜葛刺(今孟加拉)、古裡(今印度西海岸科澤科德)、小葛蘭(今印度西海岸)、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屬伊朗)、阿丹(今亞丁)、天方(今麥加)、木骨都束(今非洲東岸,索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里的布臘瓦)、竹步(今索馬里的朱巴河口一帶)、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總之,從1405到 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前後二十餘年,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處到達了紅海的海口和非洲東岸,並且越過了赤道。
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人類征服海洋的壯舉,有著偉大的意義。
第一,鄭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事業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鄭和下西洋發生在地理大發現之前,開始於1405年,這比哥倫布在1492年到美洲要早八十七年,比迪亞士在1487年發現好望角要早八十二年,比達·伽馬在1498年到達印度卡裡庫特要早九十三年,比麥哲倫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要早一百一十六年。
鄭和船隊帆船復原模型圖
鄭和船隊最大的海船 長44丈4尺,寬18丈,立九桅,挂十二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短寬型船體的設計,體現了先進的造船技術,行駛起來平穩安全。船隊航行中兼用天文與水羅盤導航。
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是無與倫比的。如第一次下西洋時,有大型寶船六十二艘,官兵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第三次下西洋時,有大型寶船四十八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第四次下西洋時,有大型寶船六十三艘,官兵二萬七千六百餘人。第七次下西洋時,有寶船六十一艘,官兵二萬七千五百餘人。鄭和的船隊以寶船為主構成,此外,還有馬船、糧船、坐船、戰船等許多船隻,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
鄭和的寶船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合138米多,闊一十八丈(合56米)。這種寶船有九桅,張十二帆,「體勢巍然,巨無與比,篷帆錨舵二三百人莫能舉動。」①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而達·伽馬去印度僅有四船、約一百六十人,哥倫布去美洲僅有三船、八十餘人,麥哲倫去菲律賓僅有五船、二百六十餘人,這和鄭和的船隊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鄭和七下西洋的結果,打通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路,把亞、非的廣大海域聯成一氣,這是地理大發現之前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成就。
第二,鄭和下西洋的結果,擴大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和平交往,發展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鄭和下西洋是和平進行的,沒有征討和殺伐,有之完全出於自衛。如舊港王陳祖義是華僑,經常劫掠過往船隻,又謀劫鄭和的船,鄭和即擒陳祖義攜歸,陳祖義伏誅。又鄭和至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發兵前來劫船,鄭和即生擒亞烈苦奈兒攜至北京,明成祖又放其歸國。鄭和的船隊在所到之處,首先向國王、頭人等,宣讀皇帝詔書,賞賜大量物品,然後即展開貿易活動,甚至派小船往偏僻去處貿易。
如在古裡,按當地習慣交易,貨物議價以拍掌為定,以後價有貴賤,再不改悔。又在祖法兒(在阿拉伯半島南岸),其國王遣頭目遍諭國人,皆以乳香、蘇合油之類來交換絲綢、瓷器等物。鄭和的船隊總是滿載貨物往返,主要以中國的手工業品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載出的手工業品有絲綢、瓷器、鐵器、銅線等等,載歸的土特產品有奇貨重寶及珍禽異獸等,如珍珠、珊瑚、寶石、香料、麒麟(長頸鹿)、獅子、駝鳥之類。因為所載都是珠寶財貨,所以鄭和的船被稱為「寶船」。
鄭和開始下西洋後,亞、非各國多遣使來中國建交及進行貿易。如1415年(永樂十三年),東非麻林國遣使來獻麒麟,一時轟動京師。麒麟被中國視為吉祥之物,永樂皇帝親御奉天門受禮,文武大臣莫不稱賀。1417年(永樂十五年),蘇祿東王、西王和峒王三王各率人抵京,凡三百四十餘人,受到永樂皇帝隆重接待。東王在歸途中死於山東德州,永樂皇帝命為之建墓立碑。東王墓至今猶保存完好。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者來京,凡一千二百人,一時使者盈滿朝廷。自鄭和下西洋後,中國人民到南洋去的日益增多,把中國進步的生產技術和手工業品帶到南洋各地,對南洋的開發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鄭和下西洋開拓了中國人的眼界。
隨從鄭和航行的馬歡著有《瀛涯勝覽》,費信著有《星槎勝覽》,鞏珍著有《西洋番國誌》,記載了所經各國的情況,豐富了中國人的海外地理知識。又鄭和下西洋時繪有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見明茅之儀《武備志》卷240),一般簡稱為《鄭和航海圖》。此圖蜚聲中外,其中雖有一些錯誤,但至今仍有重要價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鄭和畫像
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擴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響,招致各國來朝來貢。其次,也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尤其是朝貢貿易,讓各國以朝貢的形式來中國做買賣。或說鄭和航行的目的在於追尋建文帝的蹤跡。當然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在明成祖不能沒有疑問,使鄭和兼有這樣的動機也未可定,然而這決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下西洋的經過
鄭和奉命出使西洋,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凡七次。第一次在永樂三年(1405年)冬至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第二次在永樂五年冬至永樂七年(1409年)夏末,第三次在永樂七年九月至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第四次在永樂十一年(1413年)冬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七月,第五次在永樂十五年(1417 年)冬至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第六次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春至永樂二十年(1442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
鄭和船隊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滿剌加(今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彭亨(在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三佛齊(今巨港一帶)、爪哇、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佔城(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榜葛刺(今孟加拉)、古裡(今印度西海岸科澤科德)、小葛蘭(今印度西海岸)、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屬伊朗)、阿丹(今亞丁)、天方(今麥加)、木骨都束(今非洲東岸,索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里的布臘瓦)、竹步(今索馬里的朱巴河口一帶)、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總之,從1405到 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前後二十餘年,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處到達了紅海的海口和非洲東岸,並且越過了赤道。
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人類征服海洋的壯舉,有著偉大的意義。
第一,鄭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事業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鄭和下西洋發生在地理大發現之前,開始於1405年,這比哥倫布在1492年到美洲要早八十七年,比迪亞士在1487年發現好望角要早八十二年,比達·伽馬在1498年到達印度卡裡庫特要早九十三年,比麥哲倫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要早一百一十六年。
鄭和船隊帆船復原模型圖
鄭和船隊最大的海船 長44丈4尺,寬18丈,立九桅,挂十二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短寬型船體的設計,體現了先進的造船技術,行駛起來平穩安全。船隊航行中兼用天文與水羅盤導航。
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是無與倫比的。如第一次下西洋時,有大型寶船六十二艘,官兵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第三次下西洋時,有大型寶船四十八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第四次下西洋時,有大型寶船六十三艘,官兵二萬七千六百餘人。第七次下西洋時,有寶船六十一艘,官兵二萬七千五百餘人。鄭和的船隊以寶船為主構成,此外,還有馬船、糧船、坐船、戰船等許多船隻,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
鄭和的寶船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合138米多,闊一十八丈(合56米)。這種寶船有九桅,張十二帆,「體勢巍然,巨無與比,篷帆錨舵二三百人莫能舉動。」①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而達·伽馬去印度僅有四船、約一百六十人,哥倫布去美洲僅有三船、八十餘人,麥哲倫去菲律賓僅有五船、二百六十餘人,這和鄭和的船隊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鄭和七下西洋的結果,打通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路,把亞、非的廣大海域聯成一氣,這是地理大發現之前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成就。
第二,鄭和下西洋的結果,擴大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和平交往,發展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鄭和下西洋是和平進行的,沒有征討和殺伐,有之完全出於自衛。如舊港王陳祖義是華僑,經常劫掠過往船隻,又謀劫鄭和的船,鄭和即擒陳祖義攜歸,陳祖義伏誅。又鄭和至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發兵前來劫船,鄭和即生擒亞烈苦奈兒攜至北京,明成祖又放其歸國。鄭和的船隊在所到之處,首先向國王、頭人等,宣讀皇帝詔書,賞賜大量物品,然後即展開貿易活動,甚至派小船往偏僻去處貿易。
如在古裡,按當地習慣交易,貨物議價以拍掌為定,以後價有貴賤,再不改悔。又在祖法兒(在阿拉伯半島南岸),其國王遣頭目遍諭國人,皆以乳香、蘇合油之類來交換絲綢、瓷器等物。鄭和的船隊總是滿載貨物往返,主要以中國的手工業品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載出的手工業品有絲綢、瓷器、鐵器、銅線等等,載歸的土特產品有奇貨重寶及珍禽異獸等,如珍珠、珊瑚、寶石、香料、麒麟(長頸鹿)、獅子、駝鳥之類。因為所載都是珠寶財貨,所以鄭和的船被稱為「寶船」。
鄭和開始下西洋後,亞、非各國多遣使來中國建交及進行貿易。如1415年(永樂十三年),東非麻林國遣使來獻麒麟,一時轟動京師。麒麟被中國視為吉祥之物,永樂皇帝親御奉天門受禮,文武大臣莫不稱賀。1417年(永樂十五年),蘇祿東王、西王和峒王三王各率人抵京,凡三百四十餘人,受到永樂皇帝隆重接待。東王在歸途中死於山東德州,永樂皇帝命為之建墓立碑。東王墓至今猶保存完好。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忽魯謨斯等十六國使者來京,凡一千二百人,一時使者盈滿朝廷。自鄭和下西洋後,中國人民到南洋去的日益增多,把中國進步的生產技術和手工業品帶到南洋各地,對南洋的開發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鄭和下西洋開拓了中國人的眼界。
隨從鄭和航行的馬歡著有《瀛涯勝覽》,費信著有《星槎勝覽》,鞏珍著有《西洋番國誌》,記載了所經各國的情況,豐富了中國人的海外地理知識。又鄭和下西洋時繪有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見明茅之儀《武備志》卷240),一般簡稱為《鄭和航海圖》。此圖蜚聲中外,其中雖有一些錯誤,但至今仍有重要價值。
- 關鍵字搜索:
- 三寶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