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佣泰佣印尼佣 香港始終有你們(組圖)
香港,8月19日。星期天。走過維多利亞公園,300多名印佣(香港人習慣稱印佣,嚴格說是印度尼西亞佣)集會請願、遊行示威。這一天是印度尼西亞獨立紀念日。她們不滿印尼當局要求她們支付來香港工作的2萬多港元高額費用,在每月薪酬中扣除。
香港有很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佣工。
她們抗議在香港受雇飽受不合理工時、剋扣假期、遭性侵犯困擾。香港雇佣,法定月薪3400港元,她們實際拿到的僅有1500至2000港元。她們在香港受雇後,按香港政府規定,還需扣除10%的首月薪金給香港雇佣中心作中介費,但實際上93%的印度尼西亞佣都被抽取了3000港元。此外,15%的印度尼西亞佣被迫每天工作18小時,每週工作七天,這在香港都是違法的。
由此,積怨終於找到噴發口。長期來的不合理,引發印度尼西亞佣的強烈不滿。香港是個示威之都。人數不多的這場印度尼西亞佣示威,似乎沒有引起香港輿論的關注。當下香港,人口老化,香港人10年來聘用外勞數量增幅達36%,目前有外佣二十五六萬人,其中菲(菲律賓)佣12萬,印(印度尼西亞)佣11萬,還有部分泰(泰國)佣、尼(尼泊爾)佣等。她們遠離家園,幹著香港人不願幹的活,月收入才2000港元上下。她們是香港社會最底下的一個階層。在香港人眼裡,她們的社會地位,還不如沒有工作而吃政府綜援金的香港人。
充滿希望
10多年前筆者移居香港,是年聖誕節,一個景象至今讓筆者感懷。那天在香港旅遊景地淺水灣,一群菲籍女青年,個個身披雪白色聖詩班袍子,一排一排,手牽著手,向翠綠色的海水慢慢移步。驕陽下,微風中,海水親吻著白袍。這場面相當壯觀,撼動人心。牧師一個個將她們按入水中,這或許就是宗教中的洗禮和浸信吧。
綿綿的海灘,一派溫馨和祝福。對菲佣這一族群,令人充滿著敬意,她們的舉動常常給予人一種人生哲學。在主人家,她們從星期一干到星期六,髒活累活重活,默默忍受,低聲下氣,但從不怨天尤人。一到星期天或節假日,在港島、九龍、新界,不少廣場和花園,海邊,樹下,雕像旁,不論風雨酷暑,她們從各自幫佣的家庭走來,聚集一起。星期日的中環,皇后像廣場和遮打花園一帶,幾十年來是菲佣的聚集地。這成了都市假日的一景。
最近這些年,銅鑼灣記利佐治街和怡和街一帶,則成了印度尼西亞佣假日聚集地,她們是新崛起的外佣大軍,較10年前人數猛增3倍。菲佣、印度尼西亞佣就在路過的香港人眾目睽睽下,無拘無束,大聲笑著,或伴著音帶唱歌舞蹈,或三三兩兩讀著家信聊天,或赤腳盤腿坐在膠布上品嚐從超市買來的食品飲料。她們在向香港人宣示﹕我們沒有苦難,我們沒有憂愁,我們擺脫了枷鎖,我們充滿了希望。
這就是香港精神。靜下心來,就能發現她們的美。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菲佣中間大學生的比例相當高。讓子女學好英語,幾乎是香港所有家長的心願。香港大學訪問了4300名小學四年級學生,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數字顯示,家有菲佣,家中孩子學英文會事半功倍。有菲佣照顧的小孩,英語閱讀理解、聽、講、讀的水平平均較高,菲佣對孩子學習英語的影響力,比孩子父母還要明顯。
香港的繁榮離不開外佣的貢獻。
始終有你
香港充滿活力,但卻有她惡俗的一面。香港是文明重鎮,香港人的一些言行卻顯得不那麼有教養。在快餐店用早餐,常常看見這樣的場面:女主人帶著孩子用餐,菲佣卻空坐一邊,看著主人家母子吃,她卻沒有份。一份早餐也就10來港元,香港人這般計較,是外人不可想像的。
和香港人聊天,常常有如何對付家佣的話題。"防備家佣必讀"、"你不可不知道的家佣陰暗心理10則"等,就在香港人中流傳。媒體常有報導,有的戶主在家安裝針孔攝錄機,監控佣人如何對待需照顧的孩子;有的在家中電話安裝竊聽設備,以防佣人使用家電與外聯絡……
最近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有一次調查,結果顯示,與往年相比,當下的香港人,人憎恨人的多了,人防備人的多了,人寬恕人的少了,人理解人的少了,六成受訪者討厭人的憎恨指數高達七(指數由一"不討厭"到十"最討厭")。香港人缺少寬容寬恕而人際關係變差。
香港特區成立10週紀念主體曲《始終有你》,近來可謂膾炙人口,街知巷聞,"點點燈火彷彿流螢,照亮百家姓,成全這小島變巨星。東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衝勁,繁榮這裡,遇上安定……人人能力大小也力拚,任誰留下血汗,就是個精英,香港始終有你"。
外來的菲佣、印度尼西亞佣、泰國佣、尼泊爾佣,香港始終有你們。都說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香港人理應創造一個和諧環境,讓她們認同香港,認同了,就會愛上香港。
- 關鍵字搜索:
-
菲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