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人看中國的醫療 中國人到底在幹什麼

 2007-08-20 11: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醫鬧多,中國人動用了最下流的手段來對待他的救命恩人,下面是外國人以局外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這場全民鬧劇,是第三隻眼看醫鬧:
  
從2002年至2006年,美國芝加哥醫學院共有30名學生到浙江的某個醫院見習,其中時間最長的有9個月。今年,這個醫院又相繼迎來27名來自美國芝加哥醫學院和韋恩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雖然他們在中國的時間很短,對中國文化的印象不深,但對中國醫院現象有很直觀的看法。他們把在中國實習這個項目稱為:最後的暑假,最棒的項目。因為升入二年級,他們要參加醫師執照第一部分的考試(USMLEl),之後就會被分到各個醫院開始臨床實習。

臨走時,他們寫下了自己在這裡四周實習的印象。

1.患者印象,1個吃驚、1個震驚、1個奇怪:

令人吃驚的是,這裡的病人很少自己來決定其疾病的治療方案,而是由家屬討論來確定。醫生或家屬從來不會將不好的預後消息直接告訴病人本人。雖然這同美國的告知方式有很大區別,但這種策略我們認為在幫助病人樹立與病魔鬥爭的信心和穩定情緒上可能非常有用。

另外讓我們震驚的是,我們聽聞一位病人家屬用暴力襲擊了這裡的醫務人員。面對疾病的不幸,儘管病人家屬會有難過和激動的情緒,但這種暴力事件在美國醫院幾乎不會出現。我們感覺,對這些行為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家庭成員缺乏教育,也許他們對醫學技術期望值太高,一旦最後結果不盡如人意,家屬往往會怪罪醫務人員對診療的預知不足。
  
奇怪的是,中國病人基本上都要等到疾病到了晚期才到醫院就診,從而使身體的恢復變得更加困難。雖然美國也有同樣問題,但並不普遍。我們認為,它的出現是因為公共衛生教育宣傳方面出了問題。
  
2.醫生印象

最大的印象是這些帶教我們的中國醫生對英語融會貫通。他們都很樂於向我們解釋病情、治療過程以及一些治療理念。對於我們的提問,他們非常歡迎,回答也很簡潔明瞭、充滿智慧。
  
他們豐富的經驗和為病人奉獻的精神鼓勵我們更加刻苦地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像他們一樣相識淵博並能夠幫助別人的醫生。他門週末和晚上都要上班,犧牲了很多陪同家人和朋友的時間。他們要給病人及其家屬做大量的溝通工作,在病旁裡常常可見一大堆病人家屬圍著醫生,全神貫注地聽他們講述病人目前的狀況以及醫生和護士為緩解病情所做的努力。遺憾的是,有時候他門的努力也會付諸東流。讓我們感到非常傷心和憤怒的是,我們親眼目睹了病人家屬用暴力襲擊下一位受人尊敬的醫生。我們想,如果人們都能夠明白醫生們為病人健康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精力就好了。
  
3.醫院印象
  
我們認為在對醫院印象待病人的醫術和診療方法上,臺州醫院和美國醫院之間還是有些不同的。可以看出,這裡的醫生受到資金和資源方面的條件限制,如能引進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將會使這家醫院的運營更為有效。
  
我們所感受的另一差別是,美國病人能夠享受到的個人空間更多一點。當看到一個病房裡面住著三位或更多病人,甚至走廊也有病人時,我們感到非常吃驚。但這又從另一方面表明,這裡的醫生能夠訓練有素地應對驚人的住院病人數和門診病人數,這點讓我們很欽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和平論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