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週末:可怕的牛奶 摻假成風拒絕者被開除
一個奶站老闆與行業潛規則的鬥爭39歲的陝西奶站老闆蔣衛鎖去年底走上了打假之路。他宣布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乳品企業在一些地方收購的原料奶在摻假。部分奶農、奶企在職職工和原職工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在過去一個月裡,奶站老闆蔣衛鎖4次走進了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局的大門。
「很多乳品企業的原料奶都在摻假。摻假的牛奶走俏,不摻假的鮮奶反而沒人要。」第一次來到省質監局稽查局,蔣衛鎖就在數位負責乳品質量稽查的官員們面前,說出了奶業當前最大的黑幕。
39歲的蔣衛鎖曾是陝西楊凌示範區大寨鄉蔣家寨村的農民,後來創辦了當地最大的私人奶站。楊凌示範區距西安90公里,是中國第一個農業示範區。
蔣衛鎖舉報的是個可怕的事實。但一個奶站老闆為何要自曝行業內幕?他舉報的情況是否屬實?
與潛規則決裂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蔣衛鎖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供奶的那家已經上市的乳品企業為什麼要跟自己翻臉。
他自2002年底便開始長期穩定地向這家全國知名的乳製品企業供應鮮奶。3年後,他發展成為該企業在陝西省最大的奶源供應商之一。
在2004年,蔣在楊凌大寨鄉官村的私人奶站已經達到日收奶量30多噸的規模,年收入近2000萬元,並獲得該企業「2004年優秀原奶供應商」稱號。同年蔣衛鎖被團中央、農業部等授予中國傑出青年農民獎。一時間,蔣成為楊凌風光無限的「三農」人物。
但到了2005年5月,蔣衛鎖第一次發現自己的牛奶賣不出去了。
該企業西安分公司突然一夜之間變臉,由過去扶持奶站發展,轉而提出「限量撤點」策略。蔣衛鎖被要求日交奶量從30多噸限量到11噸左右。
企業要大批限量,奶農要每天交奶,夾在乳業巨頭和奶農中間的蔣衛鎖陷入兩難境地。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了3個月,蔣個人損失40多萬元。他的奶站從此陷入困境,至今未能翻身。
公司「限量撤點」的做法,不僅使蔣衛鎖的奶站陷入困境,也讓當時的其他供奶大戶如寶雞的李建波、任惠寧等人都背上了沈重的債務負擔,有的至今未能翻身。
但是令蔣感到吃驚的是,就在公司「限量撤點」的時候,他的身邊悄然崛起了一批摻假、製造假奶的同行。這些摻假的牛奶不僅走俏市場,而且公司給出的收購價還比他不摻假的高。
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於是決定停止向該企業供奶,並前往公司集團總部申訴。
從2005年10月開始,蔣衛鎖先後6次上門。他帶著證明「原料奶摻假」的證據來到該公司集團總部,在數位高管面前指證其產品質量存在重大問題,並期望集團制止西安分公司在陝西幾近瘋狂的造假行為。
但蔣的指證如石沉大海,無任何反響。
一位奶農的發現
早在蔣衛鎖之前,當地奶農李林就曾經兩次向該企業西安分公司舉報過一家奶站的摻假行為。
那家奶站名叫三陵奶站總站,距李林家有一里地遠。李林像其他村民一樣,將自己的幾頭奶牛寄養在養殖小區集中飼養、管道擠奶。每天,他都需要到三陵奶站,在奶站工人擠奶的時候記下奶量,以每公斤1.8元的價格賣給奶站。
但往往不等他離開,這家奶站的摻假行動就開始了。奶站老闆指揮工人將自來水、一袋袋標識為蛋白粉、脂肪粉、維生素C、抗生素、雙氧水、硝酸鹽等的物質放入洗衣機內攪拌,然後再將這些攪拌物裝入已經盛有鮮奶的奶罐中。幾個小時以後,上述那家企業西安分公司的收奶車就會開到三陵奶站,將奶罐拉走。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奶站老闆並不避諱李林和其他村民們,他在他們面前大大方方摻假,晚上也經常燈火通明,徹夜摻假。自李林在2005年春天無意中發現這個「秘密」後,他幾乎每天都會看到相同的一幕。
養了20多年奶牛的李林至今也說不清楚蛋白粉、脂肪粉、雙氧水等物質到底有什麼用途,對人體會有多大的毒害作用。但是當李看著自己售出的鮮奶一次又一次被摻假後,他還是憤怒了。
李林的兩次舉報似乎起到了某種效果。在該企業西安分公司員工提供的一份2006年2月的「三陵奶站檢查報告」中顯示,公司對三陵奶站在2月份的某次嚴重摻假行為處以1萬元的罰款,同時對公司內部員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處罰。報告中還提到了一位舉報農戶。
但此後,李林發現陳平仍在繼續摻假。
一個月前,李林將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同鄉蔣衛鎖。蔣衛鎖第一次走進省質監局稽查局,舉報的就是三陵奶站總站摻假。
摻假成風
更讓蔣衛鎖覺得奇怪的是,從2005年起,該企業給陳平的三陵奶站開的收購價每噸比蔣衛鎖多出100元。
為什麼摻假的牛奶走俏,不摻假的鮮奶反而沒人要?
該企業西安分公司原奶源部寶雞片區奶站質量監管員王磊提供了答案———分公司內部員工勾結下屬奶站老闆,合夥向牛奶中摻假,才使得摻假風行。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那些曾經拒收摻假奶、不願意同流合污的公司員工都被公司通過各種手段清除出去,或者乾脆開除。
在本報記者採訪的該企業員工中,22歲的王磊是惟一一個願意以真名實姓出來接受採訪的。他還指證了公司內部參與摻假的一些原公司員工。自 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在公司就職的短暫經歷,顯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10個月中,他見到超過10起往鮮奶中摻假的事件,他幾乎記得每一次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王磊說,奶站每製造一公斤假奶,成本是0.4元,賣給公司的價格卻是每公斤1.8到1.9元。造假摻假具有誘人的利潤空間。掙了錢以後,奶站和公司員工分成,使得奶站摻假比不摻假更有「錢」途。
據該企業原員工介紹,在2005年12月公司寶雞片區奶站開會時,一些奶站老闆們就坐在會場肆無忌憚地互相探討如何摻假以及如何提高摻假的量。有人說他一天可以摻假超過1噸,而有人說他們收6噸鮮奶,通過摻假可以達到8噸以上。
在該企業西安分公司所在地———臨潼,公司數位在職員工和已經離職的員工還向本報記者提供了2005年全年度陝西地區奶源質量分析報告、2006年上半年公司在當地的部分奶源質量分析報告以及公司員工在奶站工作現場拍下的大量奶站摻假、衛生條件惡劣的照片。
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幫助記者解讀了部分質量分析報告。他認為,該企業在陝奶源存在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摻假嚴重;二是細菌數嚴重超標,其中細菌總數、嗜冷細菌總數、芽孢總數和耐熱芽孢數都高得離譜。
「廣東出口香港的牛奶要求嗜冷菌少於1000個菌落/毫升,但是報告上所檢測的奶均達到幾十萬菌落/毫升,至少說明兩點:牛奶受到嚴重污染;牛奶擠出後冷卻速度太慢或貯存時間太長,沒及時送乳品廠加工,使嗜冷菌在較低溫度下大量繁殖。」林推斷說。
在該公司2005年12月陝西地區奶源質量報告中可以發現,該地區各家奶站,細菌總數量最低為1萬菌落/毫升,最高達幾千萬菌落/毫升。
嗜冷菌高的牛奶多有異味,所以要靠加香精來掩蓋不良的氣味。據林樹斌介紹,國內製造的香精很大部分是被乳品企業消耗掉的,而長期食用香精對人體將造成傷害。
據西安市乳業協會的王偉民介紹,蔣衛鎖舉報的企業在陝西的市場銷量並不大,其生產的乳飲料和純牛奶系列產品主要銷往安徽、江蘇、山東等省。
造假比打假容易得多
去年12月,蔣衛鎖已不再抱任何改變現實的希望了,他從奶站老闆變成了打假專業戶。他一次又一次地往返於西安、楊凌、寶雞等地,不斷尋找企業摻假的證據,一次又一次通過電話和登門拜訪的方式向省質監局稽查局和媒體舉報。
12月22日,蔣衛鎖在另一家全國知名乳品企業寶雞工廠的門口遇到兩位運貨的司機,他們當天往該工廠總計拉來了15噸奶粉。其中一個是從呼和浩特拉來10噸奶粉,另外一個從當地的雪兒奶粉廠拉過來5噸奶粉。
目前在陝的乳品企業有銀橋、光明、東方、蒙牛、伊利5家,卻大多沒有建設屬於自己的奶源基地,它們只有靠爭奪當地的奶源以滿足生產需求,急缺奶源是大家共同的特點。
蔣衛鎖深信一些企業長期在使用奶粉生產還原奶。數週之前,蔣還在上述那家企業寶雞工廠倉庫裡看到大量奶粉囤積。
四川省乳品協會會長、西南民族大學教授魏榮錄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企業按照國務院在2005年年底公布的24號文件要求在市場上標出還原奶字樣。企業將大量還原奶都標注為純牛奶,使24號文件形同虛設。
而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向記者提供了一份他親自從海關查詢到的數據,2006年1到11月份,中國進口奶粉達到11.76萬噸,同比增長超過40%。中國以平均每個月消耗1萬噸的驚人速度在消耗進口奶粉,而且還不包括國內企業自己生產的奶粉。
12月18日和28日,蔣衛鎖兩次來到省質監局稽查局,舉報乳品企業大量使用奶粉的事實。稽查局對蔣衛鎖的舉報並不感到吃驚,他們對當地奶源質量問題早有覺察。
從2006年7月份開始,省局就已派出了兩個稽查隊,專門查處乳品質量案件。在其後半年中,兩個稽查隊幾乎跑遍了全省所有的乳品企業和牛奶加工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稱,發現其中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
12月初,在第一次接到蔣衛鎖關於三陵奶站的舉報以後,稽查隊在隨後的幾天內便從西安趕赴楊凌。但稽查隊一無所獲。
2006年12月18日,蔣衛鎖第三次來到稽查局。他對於稽查隊在楊凌的一無所獲頗有些吃驚,他認為稽查隊只要將已經摻假的牛奶取樣回西安,通過儀器檢測,同樣可以找到摻假證據。
但兩位稽查室主任面露難色。他們解釋說,通過取樣檢測來確定原料奶中到底加入了哪些物質,這個難度還是非常大。有些成分加入進去以後,很難檢測出來。例如,在原料奶中加入蛋白粉可以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加入脂肪粉提高脂肪含量,這兩樣物質加進去以後,很難被檢測出來。
他們的說法得到了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的證實。
「造假是比打假容易得多。」林樹斌說,「如果奶農或奶站真的要造假的話,會有許許多多辦法。最終奶農和奶站的誠信才是至關重要的,國外乳品廠對奶源的檢查密度沒我們這麼大,靠的也是奶農的自覺。」
(應採訪對象要求,李林為化名。圖片均由採訪對象提供)
- 關鍵字搜索:
-
南方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r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