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臺灣的將領--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森,明隆武皇帝對他極為賞識,曾封他為御營中軍都督,賜姓朱,改名成功,故後人稱他為「鄭成功」或「國姓爺」。

他的父親鄭芝龍早年浪跡四海,亦商亦盜,後來不僅成為閩南地區的首富,還擔任福建總兵。他耳濡目染父親的各種軍事活動,因此年幼時即懷有報效國家的志向。有一次老師問他什麼叫「灑掃應對」,他回答說「湯武革命,就是灑掃;堯舜禪讓,就是應對」。老師認為他的比喻奇妙,將來必成棟樑之材,就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大木」。

棄文從武,誓言忠明抗清

清軍入關時,隨之而來的是父親投降清朝及母親受辱自殺等變故。這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打擊,對鄭成功而言宛如晴天霹靂。埋葬母親後,他跑到孔子廟,把平日穿戴的儒服、儒冠全部燒燬,然後向孔子祭拜說:「我雖身為一名儒生,但國難當頭,沒有國、哪有家?我已決心棄文從武,為反清復明的大業盡一己之力。」

離開孔子廟後,他召集志同道合的好友,宣誓忠明抗清,並在福建一帶組織義勇軍,聲勢日益壯大。清人視他為眼中釘,用盡了各種威脅利誘的方法,包括逼迫鄭芝龍以親情向他招降等,然而他都以民族大義為由,予以斷然拒絕。

義勇軍訓練完成後,他發兵攻打閩廣地區,光復了漳州、泉州等地,一度攻到南京城外,但遭到清廷軍隊全力反攻,他的部隊寡不敵眾,只好撤退了。

小株倒下,大株不倒

戰敗後,他沒有因此受挫,反而積極籌劃攻佔臺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他帶兵從鹿耳門登陸,經過九個月的熬戰,終於趕走佔領臺灣三十八年之久的荷蘭人。

光復臺灣後,他聽說阿里山的烏杉,有見火不焚、遇水不爛、入土化石及炮火不傷等好處,當建築材料可享萬年太平。他親自前往阿里山察看時,看見三株大烏杉,大者須三十餘人才能圍起來,小者也須有二十餘人才能圍起來,然而每日砍伐,最多也僅能砍斷樹身的三分之一,到了隔日所砍伐的部分就又結合如常,一連幾天都是如此。

鄭成功覺得很奇怪,於是祭拜山神,請求指點。當天晚上,他夢見山神對他說:「這三株烏杉是神樹,不能砍伐,如果硬要砍伐,便會傷了自己。藩主是忠臣,有神明的護佑,所以沒有受到傷害,你若是決意取下烏杉,可以筑壇祭杉,合該歸你得的,它自會倒下......。」

次日,他依照山神的指點,開始筑壇祭杉。不久,忽然「轟」地一聲,一株二十幾人合圍的小烏杉自行倒下,而兩株三十幾人合圍的大烏杉,卻聳立不動。鄭成功見到此景,不自覺地嘆了口氣。這則故事說明瞭「該歸你所得的,它自會倒下來」的道理,也就是一切都是注定的,無法強求。「小株倒下、大株不倒」也暗喻了「光復臺灣可成,反清復明不可成」的宿命。

鄭成功收復臺灣,不僅給明朝留下一線生機,也使西方殖民勢力遭到重挫。後人為了感念他,為他建廟祭祀,因他曾經被明朝封為延平郡王,故其廟宇取名為「延平郡王祠」。日本統治臺灣時,將他予以神化,把「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因此後人也稱他為「開臺聖王」或「開山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