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就了名校?

到底是名校造就了優秀學生,還是優秀的生源造就了名校?

  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名校造就優秀的學生。但是,那是在教育沒有偏離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的理論。在現今升學率就是一切的大環境下,話就得顛倒過來講,是優秀的生源造就了名校。

  教育關注的是人,是人的發展。名校必有名校長。名校長不僅是教育的專家,對於教育即使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必然深諳教育教學規律;而且具有不屈的意志,不為世俗所左右,堅持自己的教育信念,堪稱為人師表,是一個立得正行得穩、堂堂正正大寫的人。他應該是平易的、和藹的、心胸寬廣的、體恤的,充盈著人格魅力,而不是普通的官僚。

  在名校長的帶領下名校必然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必然形成名校所特有的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學子們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在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之下,人格得以健全,性情得以陶冶,知識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以開拓,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但是今天,辟開充滿銅臭和學術虛假氛圍的高校不談,中小學在升學率至上主義的壓力下,不再是青少年成長的樂園,已經變成了對孩子們進行摧殘的場所,無論是普通的學校還是所謂名校。如今的高中名校就是高考達本率高的學校,一切圍繞高考,一切為了高考,學校不再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嚴謹的治學精神,它們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考試訓練場,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無奈地綁在升學率的戰車之上,成為考試機器,暮氣沉沉失去了靈性。校長、老師們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聯合作戰,大有不將學生弄到厭學誓不罷休的氣概。

  事實是,哪個學校招收到好的生源,哪個學校就能在高考戰場上獲得更高的達本率,哪個學校就能堂而皇之地成為一方名校。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見更沒有看見哪所學校敢於當著天下人誇口說自己不在乎生源質量,更沒有哪所學校敢為天下所不敢為,專門招收別的學校招剩下的學生,將他們大部或至少哪怕有一層培養成為本科院校的新生。沒有。倒是各校之間經常發生生源大戰,為爭奪優秀生源而無所不為。最近又曝出江蘇一所中學30多名老師為爭奪生源闖進另一所中學招生考場搶奪考生試卷這樣有辱斯文的事件(1)。

  校長們的表現如何呢?他們比著勁地推行疲勞戰術,將學生當成自己贏得成績的工具。招到優秀生源的學校不敢稍有懈怠。生源質量不好的學校更是將打疲勞戰當成達本率不高的擋箭牌。他們的邏輯是:不打疲勞戰,考得不好可能被指責為抓得不緊;將只要不死人就可以利用的時間都利用了,即使考不好也可以說自己盡職了。

  沒有名校長,也沒有名校。有的只是生源的好壞。

  不是名校造就了優秀學生,而是優秀生源造就了名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