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在非洲頻遭襲擊?  

尼日反政府武裝分子綁架了一位在撒哈拉沙漠勘探鈾元素的中國採礦負責人,他們此舉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是讓這位負責人的下屬花費了幾個工作日的時間來找人。

這些叛亂分子一舉將尼日加入了一份不斷擴大的非洲國家名單中。在這些非洲國家,中國對礦產資源不斷膨脹的胃口,已使得多家中國公司捲入了衝突。

上週發生的這起綁架案還表明,在尼日爭奪鈾礦資源的加拿大、英國、印度和其它國家探礦者也面臨著潛在危險。他們來到這裡是受到了鈾價飆升的吸引,而中國計畫建立更多的核反應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鈾價的上漲。

中國在非洲的足跡不斷蔓延,不僅迫使像失蹤的張國華這樣的工人重新考慮自己的計畫,還給其競爭者帶來了連鎖反應。

「尼日人爭取正義運動」(Niger Movement for Justice)表示,綁架張國華是為了阻止中國政府向尼日政府提供武器,並不是打擊外國公司計畫的一部分。

但「尼日人爭取正義運動」發言人塞多•;考森•;馬伊加(Seydou Kaocen Maiga)警告稱,任何在反政府武裝聚集的尼日北部鑽探鈾的公司,都有可能被視為有黨派傾向。

「他們是在與我們反對的體制合作,」馬伊加在法國通過電話表示,「我們建議他們離開這一地區。」法國曾是尼日的殖民國。

「尼日人爭取正義運動」發起的叛亂,是在非洲其它地區的中國工人所面臨的典型威脅。這是遊牧團體發起的一場最新反叛活動,該團體譴責稱,自己受到了尼亞美政府的忽視。

迄今為止,最為惡劣的事件發生在4月份,游擊隊員襲擊了索馬里邊境附近的一個石油勘探地點,造成9名中國工人和65名衣索比亞人喪生。

「尼日人爭取正義運動」還開始襲擊軍事目標和採礦目標,已造成逾30名士兵死亡。

作為一個實力難以判斷的新團體,「尼日人爭取正義運動」表示,中國通過為馬馬杜•;坦賈(Mamadou Tandja)總統政府提供回扣和槍支的方式,獲得勘探石油和鈾的權利。

中國沒有就叛亂分子的言論發表置評,但已表現出了這樣一種跡象:希望在其與辛巴威和蘇丹等國政府的關係問題上,平息西方的擔憂。(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馬修•;格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