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移民心聲:我失敗的原因是沒專業

 2007-07-10 10:1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每到週末節日,總有住在同一個或另一個城市的朋友,打電話發郵件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朋友聚會或者CARPOOL旅行什麼的。但我常常會拒絕掉:總覺得自己失業失落的棲惶心情和別人的快樂無憂有些格格不入。

但我內心裏其實很羨慕那些「老移民」的灑脫和會享受生活。不過我把那都歸功於他們的好運氣和在加拿大時間較長的緣故:那些比我早來三四年的,都有相對穩定的工作,大都有了或大或小的房子,或新或舊的車子和相對平和和享受生活的心態。

於是,我一直盼望著自己成為「老移民」的那一天。好像新移民的身份一被換掉,我的生活就會自然而然改善了似的。

但今年已是我在加拿大的第五個年頭了:有人說,移民八年就算「老移民」,我雖然還不是,但也不太新了。不錯,移民五年來,我的生活是有了一些改善:我已從一個成天飄蕩著中國菜味的老房子,搬到了廚厠獨立的公寓房;由孤影自憐的一個人變成了歡聲笑語的二人世界;由天天等公車變成了由私人司機為我開車(我老公)。但我還是不能夠痛痛快快、無憂無慮地去和朋友採摘草莓和「加東三日游」什麼的。

之所以感覺不佳,其本質原因是,我還是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因為我們多次搬家的緣故,連唯一一份像樣的辦公室小職員的工作也丟了。下個月,因為老公求學的緣故,又要搬去另一個城市,我已經開始擔心在新的城市的謀生問題了。這麼多年來,我現在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一份穩定的職業,不但在經濟上,而且在心理上、在人的生活當中所扮演著的的角色,有多麼重要。

有一天,我無意中讀到一個資深人士談論移民狀況的文章,更讓我慚愧。文章說新移民大都要經歷一番艱辛,但是不出三、五年一定都會找到出路,那些四年以後還沒有著落的人,一定是有問題。想想,我就是文中所說的有問題的那種人,更讓我覺得失敗。

我不是懶惰的人,我做一份早班工作的時候,每天早上也是五點多起床,大冬天站在雪地裡等公共汽車,常常只有街燈作伴;我也不是眼高手低的人,我的第一份工是在麥當勞炸薯條和打掃衛生,還要忍受一個西班牙小高中生的挑三揀四;我也不算笨:我的TOEFL、GRE都是一次過,而且分數都不錯……想來想去我的失敗的原因只有一樣:沒有專業。

大多數新來的人,也是和我一樣要經過打工生存和適應的階段。但是不久以後,他們多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原因是他們都有一個專業。一個專業就意味著一個努力的方向和希望。

比如我的一個女朋友,在國內學的就是工業工程學,出國後繼續在原專業拿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剛一畢業就被滑鐵盧大學聘為教授,拿著令人羨慕的薪酬。買了新車新房,每個週末都在家組織一個半讀經半吃喝的PARTY,比有些本地人還要瀟灑滋潤。她的先生,開始也在工廠打工,以供二人的日常開銷,後來也進入了化學工程系讀書,現在在美國的麻省理工讀博士後。朋友的成功,在於他們有一個始終如一的專業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另一個朋友,也是來加拿大五年了,在國內已是MBA,到加拿大後,申請上研究生未果,於是花了一些錢,上了一個CMA的課程,拿到了資歷證書,現在已是一家大商場的金融分析師。雖說掙的錢不能和大學教授和計算機專家比,但也買了房買了車,動不動就叫我去她們家參加燒烤party什麼的。

朋友們的成功,當然靠的不僅僅是運氣。工程學和管理會計專業,在加拿大都是比較熱門的行業。我想朋友們對行業的選擇,一是建立在自己原專業的基礎上,二是建立在廣泛的信息蒐集、和職場需求的良好的判斷力的基礎上的。所以說,成功靠的不僅僅是有一個專業,而且還要適合自己和市場的專業。

相比之下,另外一個學會計的朋友就沒有她那麼幸運。這個朋友都來了七年了,還在吭吭哧哧地讀會計,一邊打著八塊錢一小時的工,一邊帶著五歲大的孩子,辛苦不堪。究其原因,這個朋友說,她先讀了計算機,後來說行情不行了,就半途而廢,改學了商業。學了商後,又因為語言不好,發現那個專業其實也不合適她,於是又揀起了會計。這樣一折騰,錢也花光了,年齡也大了,到頭來還是個打工的命。

我一方面很佩服這個朋友的毅力和勇氣,一方面也為自己擔憂:她的情形多少有些像我,轉來轉去,不知道什麼是合適自己的專業。我學的專業是化學,但在國內的十年,幾乎從沒做過和專業有關的工作,一會兒當教師,一會而在進出口公司做助理,一會兒寫文章,一會兒又幻想著當時裝設計師什麼的。我的那些「小才」,如果在國內被人稱為「多才多藝」的話,那麼在加拿大這樣一個行業專業分工嚴格的地方,弊多利少。

想上研究生吧,加拿大的研究生院的大門看得緊,跨行業讀研的可能性幾乎是零。讀本專業吧,丟了十年的化學揀起來不容易,更主要的是,離開久了,已經沒有一點專業方面的靈感了。唯一可以跨行業的專業大概要算MBA了,又聽說MBA畢了業的中國人,也就是做做會計什麼的,因為語言的問題,總也做不到真正的管理層上去,於是也沒什麼熱情了。做會計沒什麼不好,但是相對於讀MBA所付出的,畢業後所得到的就很不值了。

上大學吧,年齡是個絆腳石。後來選來選去實在選得頭都痛了,就隨便報了個當時還在招生的專業。聽了幾天課。坐在一群穿著超短裙小背心的女孩子、和嚼著口香糖的男孩子堆裡,聽教授解釋什麼是放射性和同位素,覺得實在彆扭。雖然中國女人的生理年齡普遍顯小,但是心理年齡和那幫稚氣未脫的高中畢業生實在很難打成一片。一個星期後我就退學了。後來就很不情願再上學了。

最終為了節省時間,上了一個一年制的「人事管理」的速成班,才發現這裡其實也和中國一樣,做人事工作的,也得能說會道、八面玲瓏才成。得,一年時間就算是白費了。唯一的好處是:要不是那點學歷,恐怕後來連辦公室工作的邊都沾不上了。

這樣一來而去,四年多過去了,我的工作還是打「游擊」:東一鎯頭西一棒棰,始終沒有一個穩定的,可以被稱作職業的東西。沒有職業,悠閑輕快的心情也就畢竟有限。

前些日子認識了一個叫小楊的新移民。是在打工的超市認識的。混熟了,兩人說說話也就不必那麼客氣了。小楊有一天禁不住對我說,我覺得你很聰明啊,怎麼還幹這個?你那麼好的英文都幹這個,讓我對自己的將來都沒信心了。我聽著當然慚愧,但已經慚愧很久了,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我就對她說,去找一個適合你的專業吧,有了專業,你的日子一定會比我的好。

是的,此時此刻,我坐在電腦旁,也要打下這段文字:新移民網友啊,可別像我一樣這些年這麼瞎混,你們一定要找好適合自己和市場的專業。


来源:環球華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