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飲食有竅門



怎樣才能在減少熱量攝入的同時,保證基本營養素的供應呢?營養學家提出以下幾種有效方法:

一是控制高脂類食物。如動物性食物肉類、用油煎炸的食物或西式速食等。

二是少吃高強水化合物的食品。在平時的飲食中,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主要是來自於穀類(如米、面、雜糧等)。穀類是能量的來源,它為人體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及B族維生素等。我們強調的是要控制而不是不要。肥胖的人在晚餐一定要少吃穀類的食品。因為晚餐後人很少運動,過量的能量消耗不掉就易轉化為脂肪。

三是要減少精糖的攝入。精糖容易代謝,但是如果在人體內不消化,就很容易轉化為脂肪。

四是晚餐之後不吃零食。特別是花生、果仁類的食品。如果實在喜歡的話,最好就在早上吃,因為果仁食品富含蛋白質,人吃過後可以有一種飽腹之感。

五是不吃宵夜。如果晚上餓得不行,可以吃燙過水的青菜,它既可以為人體提供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但又只有很低的能量,且有極少的脂肪,最適合胖、糖尿病人。另外,晚上還可以吃蘑芋食品如豬腰、粉絲、粉條等幾乎不合熱量的食品,但是吃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放太多的油。

另外專家還建議,早餐最好是吃一些低脂、脫脂的奶類,也可以吃少量的乳酪或穀類,還可以吃半個雞蛋。而午餐則應適當的吃些肉,最好是魚類,以150克為最佳。然後可以吃250克青菜,吃點瓜茄,但不能用太多的油煎炸或煮。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