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東西方決鬥談:項羽曾向劉邦發出決鬥邀請(圖)

 2007-06-28 22: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古代有個笑話,說的是齊莊公時有個叫賓卑聚的勇士,一次做夢夢見被一個壯士緊緊追趕,遭到斥罵之餘還被吐了唾沫,賓卑聚急
怒攻心,上前與他決鬥,誰知卻醒了,於是,他認為自己活到六十歲了,這是平生奇恥大辱,定要找到夢中那個壯漢,跟他較量一番。「找得到,那就好;找不到,寧願死!」於是,他每日清早同朋友站在路旁辨認過往行人,連著好幾天也沒找到夢中人,他便回家自殺了。

劉邦不敢跟項羽個人決鬥

中國史上確實有位名人要以決鬥形式解決問題。他就是楚漢大戰中的項羽。這場大戰讓雙方都筋疲力盡了,項羽認識到「楚國久相持不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希望早日結束戰爭,所以他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他天真的要跟劉邦一個人決鬥,以決定天下歸屬,結果劉邦嘲諷他說,匹夫之勇能分天下嗎?最後,倒是劉邦違背盟約出兵襲擊楚軍,不甚光彩的奪得了天下。

放眼中西,決鬥之事史不絕書。

1804年7月,美國副總統亞倫·伯爾向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將軍提出挑戰,要跟他決鬥,結果漢密爾頓中槍身亡。

1937年1月普希金因為妻子與別人有染,他選擇了決鬥解決問題。決鬥在離彼得堡不遠的黑山進行,在決鬥中普希金身負重傷,兩後去世。

無論是漢密爾頓還是普希金,他們都必須決鬥。因為這關乎他們的榮譽,如果漢密爾頓不答應,伯爾就會在報紙上公開漢密爾頓的拒絕書,漢密爾頓本人就曾因此挑戰過別人10多次;而普希金必須堂正的站出來挑戰,哪怕他成了妻子美麗姿色和輕佻行為的犧牲品。

決鬥是印歐語系各民族的古老風俗。古希臘已有決鬥習尚,《荷馬史詩》記載的美女海倫及其榮譽之爭,便涉及大量以宙斯和眾神為裁判的決鬥。特洛伊戰爭是以決鬥方式開始。《伊利亞特》還描述了阿勒珊德羅斯與墨涅拉俄斯、阿喀琉斯與赫克托爾的決鬥。莎士比亞的戲劇《兩個高貴的親戚》敘述了古希臘巴拉蒙與阿賽特通過決鬥爭取美女愛蜜麗婭的愛情。

古羅馬以角鬥聞名。這種角鬥從伊達拉里亞傳入。羅馬第一次有記載的角鬥表演,是公元前264年布魯圖兄弟在羅馬廣場為父親的葬儀而組織的三對角鬥士的格鬥。羅馬征服地中海世界後,角鬥之風在長達兩三個世紀中盛行。愷撒在《演講集》中曾敘述他的百人隊長中有兩人一直互相忌妒和敵對,最後用挑戰解決爭端,以顯示誰在作戰時行為最高尚。羅馬人甚至在不服法官的判決時,可以找法官決鬥。

文化人類學研究表明,決鬥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階段相當普遍。

都後來,決鬥甚至發展為解決爭端的一種合法形式。這種形式首先出現於日耳曼民族,日耳曼部落用單獨劍斗來解決爭端。按照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的記載,巴特爾庫露斯甚至說:「日耳曼人的一切事情,都用決鬥來解決。」

在基督教時代,允許決鬥的最古老的法律,據目前所知是501年勃艮第國王貢德鮑頒布的法律。他煞有介事地宣稱,上帝會保證說真話者在決鬥中取勝。

儘管歐洲主要國家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逐步逐步取消司法決鬥,然而,決鬥就成為一種習慣做法,那時很多貴族希望通過顯示自己的榮譽感來確立自己的階級地位。決鬥準則、格鬥手冊和禮儀指導隨之而來,決鬥成為了一場表演。決鬥又發展出榮譽決鬥、政治決鬥的形式。漢密爾頓和普希金就是這種形式的決鬥。

參加決鬥是為了恢復自己的榮譽,劍在抽出來之前只是一種象徵性的道具。等到槍的出現,只要會扣動扳機就可以去決鬥。用腳步量三十五步,間隔三十五步,然後往前走,往前走,各走五步以後,就是隔二十五步的時候,雙方就可以開槍射擊,有的是規定輪流開槍,用抽籤的辦法決定誰先開槍?有的就是到那個時候大家都可以舉槍射擊,同時開槍,那時候出槍快的一方可能可以先開,但是只能打一槍,打過一槍面子就算保留了。

培根說,一旦決鬥從階層的梯子上下降它就會消失,一旦理髮師、屠夫這些社會底層的人也使用決鬥,貴族就會鄙視決鬥。但決鬥一直沒有絕跡,絕跡的只是決鬥的風尚。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