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射頻識別移民簽證面世

移民律師李克倫(Richard Kurland)依據信息公開法(Access to Information Act)取得的一份政府內部文件顯示,移民部自去年開始,已經在香港及西雅圖兩個辦事處,測試在移民簽證上,加裝生物辨識(Biometrics)及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系統的可行性,為進一步在所有移民簽證上安裝上述兩種最新智能辨識技術鋪路。

此外,為了落實生物辨識系統,香港及西雅圖兩個辦事處,並率先強制試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c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簡稱ICAO)制定的照片標準,而其它駐外使館也被要求逐步落實ICAO照片規定。

由於人的相貌是目前辨識個人身份的主要根據之一,為了配合未來各國護照使用生物辨識系統的趨勢,國際民航組織於2003年公布了一項國際旅遊文件人相照片的拍攝標準。根據規定,旅遊文件的照片,必須是直4.5公分,橫3.5公分,人像自頭頂至下顎之長度不得小於3.2公分及超過3.6公分,使臉部佔據整張照片面積的70至80% 。背景使用白色,照片則是正面、半身、彩色圖片;照相時必須脫帽、不能戴有色眼鏡,眼、鼻、口、臉、兩耳輪廓及特殊痣、胎記、疤痕等必須清晰、不遮蓋,照片不修改,以資辨識人貌。

香港及西雅圖辦公室的測試時間,是從去年10月至今年4月,申請人可以自願選擇參加測試,使用新的附有生物辨識系統的移民簽證,或用傳統移民簽證。

生物辨識技術及無線射頻辨識,是兩項新興的安全技術。生物識別依據人體自身的生理特徵對人的身份進行識別,具有高安全性的顯著特點;無線射頻辨識,則是透過天線發射訊號,無須接觸和人工干預。

文件指出,加裝上述兩項安全技術的移民簽證,外觀上與傳統簽證沒有太多不同;但仔細觀察,會發現簽證右下角有一個細小、微微凸起的晶元,若透過光照,則會看到底下有些天線線圈。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