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的調查報告為中國的人才流失現象拉響警報。報告說,過去近三十年裡跨出國門的中國留學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學成後選擇回國。
*回國比例小於三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說,從1978年中國放開留學政策到2006年期間,總共有一百零六萬名中國人出國留學。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只有二十七萬五千人學成回國。也就是說,在過去將近三十年時間裏,每十名出國留學的中國人中,只有不到三個人選擇學成回國。
報告說,大批中國學子選擇居留海外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國和發達國家之間在個人收入、就業機會、工作條件、科研設施、以及總體生活質量上的巨大差距。此外,報告也指出,中國相對落後的管理方式,以及腐敗和裙帶關係等因素,也是讓中國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的主要原因。
*事關安危?*
這份報告的作者對中國媒體表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人材的過度流失必將會威脅中國的人力資源安全,並由此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安全。
*留學不歸=人材流失?*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系教授趙永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這份報告把留學不歸和人材流失等同起來的立論方式代表了教育研究領域裡面一種較為傳統的觀點。這種看法在全球一體化過程中值得重新審視。
「也就是說,人材不歸國,不一定就等於對這個國家的經濟沒有服務。實際上很多國家,比如印度、中國、愛爾蘭等等,這些國家出來的人材,因為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由於交通工具和信息技術的發達,實際上,很多在海外的留學生對於他本國的服務比他在國內還要方便一些。」
趙永教授進一步指出,隨著國與國之間信息、技術和資本流動的加快,人材所處的位置和其服務的對象已經不再有必然聯繫。這種趨勢不僅僅體現在留學生群體,而是適用於所有工作人員。
「比如說,日本在美國設立了很多的研究所。這些機構僱用了很多美國人在美國本土工作。但是這些人是為日本的利益工作。在中國也一樣,IBM、谷歌、微軟這些公司在中國都有研究所,那麼回到中國的留學人材也可以為這些公司工作。所以說,人材的地理位置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中國舉措和改善環境*
中國社科院的報告也指出,近年來,海外留學生回國人數呈現上升的趨勢。
報告說,從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時間,回國留學生總數為十六萬人。但是,僅僅在過去四年時間裏,就有超過十一萬名中國學子回國。為了進一步吸引留學生回國,中國政府最近也推出一系列措施。比如,中國一些大中城市先後設立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基金;中國教育部近年來多次組織留學生回國招聘團遠赴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國納賢;中國人事部最近制定一項計畫,希望通過高薪、福利、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優厚條件在2010年前吸引十五萬到二十萬名海外學子回國。
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系教授趙永認為,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材回國。但是,中國的管理者致力提供的很多優厚物質條件未必是留學人員最看中的。如果要增加對海外學子的吸引力,中國需要作出大環境的改變,創造有利於人材實現自身價值的條件。
「比如說學術界,學術氣氛的寬鬆、職稱評定的靈活性、對學術嚴肅性的追求、反對學術腐敗,也就是說,整個大的環境要作出改變。而不是這些我稱之為小恩小惠的東西。」
此外,趙永教授還建議,中國有關部門在提供優厚條件吸引留學生回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把海歸派和本土人材不必要地對立起來。同時,用人單位也要充分注意到留學生隊伍中存在的良莠不齊現象。 来源:
*回國比例小於三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說,從1978年中國放開留學政策到2006年期間,總共有一百零六萬名中國人出國留學。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只有二十七萬五千人學成回國。也就是說,在過去將近三十年時間裏,每十名出國留學的中國人中,只有不到三個人選擇學成回國。
報告說,大批中國學子選擇居留海外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國和發達國家之間在個人收入、就業機會、工作條件、科研設施、以及總體生活質量上的巨大差距。此外,報告也指出,中國相對落後的管理方式,以及腐敗和裙帶關係等因素,也是讓中國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的主要原因。
*事關安危?*
這份報告的作者對中國媒體表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人材的過度流失必將會威脅中國的人力資源安全,並由此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安全。
*留學不歸=人材流失?*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系教授趙永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這份報告把留學不歸和人材流失等同起來的立論方式代表了教育研究領域裡面一種較為傳統的觀點。這種看法在全球一體化過程中值得重新審視。
「也就是說,人材不歸國,不一定就等於對這個國家的經濟沒有服務。實際上很多國家,比如印度、中國、愛爾蘭等等,這些國家出來的人材,因為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由於交通工具和信息技術的發達,實際上,很多在海外的留學生對於他本國的服務比他在國內還要方便一些。」
趙永教授進一步指出,隨著國與國之間信息、技術和資本流動的加快,人材所處的位置和其服務的對象已經不再有必然聯繫。這種趨勢不僅僅體現在留學生群體,而是適用於所有工作人員。
「比如說,日本在美國設立了很多的研究所。這些機構僱用了很多美國人在美國本土工作。但是這些人是為日本的利益工作。在中國也一樣,IBM、谷歌、微軟這些公司在中國都有研究所,那麼回到中國的留學人材也可以為這些公司工作。所以說,人材的地理位置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中國舉措和改善環境*
中國社科院的報告也指出,近年來,海外留學生回國人數呈現上升的趨勢。
報告說,從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時間,回國留學生總數為十六萬人。但是,僅僅在過去四年時間裏,就有超過十一萬名中國學子回國。為了進一步吸引留學生回國,中國政府最近也推出一系列措施。比如,中國一些大中城市先後設立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基金;中國教育部近年來多次組織留學生回國招聘團遠赴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國納賢;中國人事部最近制定一項計畫,希望通過高薪、福利、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優厚條件在2010年前吸引十五萬到二十萬名海外學子回國。
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系教授趙永認為,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材回國。但是,中國的管理者致力提供的很多優厚物質條件未必是留學人員最看中的。如果要增加對海外學子的吸引力,中國需要作出大環境的改變,創造有利於人材實現自身價值的條件。
「比如說學術界,學術氣氛的寬鬆、職稱評定的靈活性、對學術嚴肅性的追求、反對學術腐敗,也就是說,整個大的環境要作出改變。而不是這些我稱之為小恩小惠的東西。」
此外,趙永教授還建議,中國有關部門在提供優厚條件吸引留學生回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把海歸派和本土人材不必要地對立起來。同時,用人單位也要充分注意到留學生隊伍中存在的良莠不齊現象。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