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應定期做眼底檢查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代謝性疾病,往往引起全身許多組織、器官的廣泛損害,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眼部繼發性損害,據統計,在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在發病後5-9年便可發生視網膜病變,約50%的病人15年後發生,而在25年後則有80%-90%的人出現視網膜病變。
  
多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病變初期,眼部一般無自覺症狀,但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若黃斑區受累,病人可有視野中央暗影、中心視力下降及視物變形等症狀。當視網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進入玻璃體,患者可自覺眼前有黑影飄動。當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病人視力可嚴重喪失,僅存光感,黃斑區以外的視網膜血管閉塞,或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可導致視網膜脫胎換骨離,患者視野出現相應部位較大面積的缺損。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相當一部分患者,當有眼部自學症狀時,視網膜 病變已比較嚴重,往往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及時發現情況及時治療。一般認為,病人半年到一年應檢查一次,平時若有變化,則應及時檢查處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