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俗雅韻的開封城名勝「汴京八景」(圖)

 2007-04-27 16: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汴京」,即河南省開封市,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2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戰國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朝末年的建都之地,號稱七朝古都。其中北宋在此建都168年,歷經9代皇帝,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古都開封,名勝古蹟眾多,「汴京八景」是古都名勝的精華。早在明代《明成化河南總志》一書中對「汴京八景」就有記載。即:「艮岳行雲,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聖熏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隨著歷史的變遷,明人李濂又重新編寫「汴京八景」:「繁臺春曉,鐵塔行雲,金池過雨,州橋明月,大河濤聲,汴水秋風,隋堤煙柳,相國霜鐘。」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撰修《祥符縣誌》時,把「汴京八景」中的「大河濤聲」刪去,增添了「梁園雪霽」,把「金池過雨」改為「金池夜雨」,把「汴水秋風」改為「汴水秋聲」,把「繁臺春曉」改為「繁臺春色」,修改過的「汴京八景」一直流傳至今。

一、繁臺春色

繁(讀:薄)臺,位於開封城東南,禹王臺公園的西側。那裡原是一座長約百米自然形成的寬闊高臺,因附近原來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稱為繁臺。早在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元末毀於兵火。清初重建,稱為國相寺,於1927年廢毀,現僅存一座建於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開封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

北宋時期,每當清明時節,繁臺之上春來早,桃李爭春,楊柳依依,晴雲碧樹,殿宇崢嶸,京城居民郊遊踏青,擔酒攜食而來,飲酒賦詩,看舞聽戲,賞花觀草,燒香拜佛,人們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北宋詩人石曼卿春遊時寫詩云「臺高地回出天半,了見皇都十里春」。讚美在繁臺春遊時,還能欣賞北宋皇都春天的景色。「繁臺春色」也由此而得名。

二、鐵塔行雲

鐵塔建於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一座鐵色琉璃磚塔,俗稱鐵塔。位於開封市城內東北隅,今日的旅遊勝地鐵塔公園。

鐵塔原係北宋開寶寺內存放佛舍利的寶塔,塔身為等邊八角十三層,高55.88米,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面磚,磚面圖案有佛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50多鐘。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白雲輕輕擦頂而過,懸鈴在空中叮噹作響,站在塔下仰望塔頂,可見塔頂青天,腰纏白雲,景致壯觀。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和護城大堤,登到第9層便可看到黃河如帶,登到第12層直接雲霄,頓覺祥雲纏身,和風扑面,猶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鐵塔行雲」之稱。

三、金池夜雨

金池即金明池,原係北宋時四大皇家園林之一,是水上遊戲、演兵的場所,位於開封市西郊演武莊一帶,因黃河淹沒,已不存在,現在開封開發區金明大道廣場西南側重新復建。

據《夢溪筆談》記載:「金明池,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開鑿,池水引自金水河,舊址在開封城西。」金明池周圍九里三十步,中有仙橋,橋面三虹,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興,謂之駱駝峰,若飛虹之狀。橋頭有五殿相連的寶津樓,位於水中央,重殿玉宇,雄樓傑閣,奇花異石,珍禽怪獸,船塢碼頭、戰船龍舟,樣樣齊全。每年三月,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紅似錦,柳綠如煙,花間粉蝶,樹上黃鸝,京城居民傾城而出,到金明池郊遊。金明池內還遍植蓮藕,每逢陰雨綿綿之夜,人們多愛到此地聽雨打荷葉的聲音。雨過天晴萬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氣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稱。

四、州橋明月

州橋是北宋時期東京城內橫跨汴河、貫通皇城的一座石橋,遺址在今開封市中山路中段,大紙坊街東口至小紙坊街東口之間,明朝末年因水患橋被淤埋在現地平面以下6米處左右。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正名天漢橋,正對於大內御街。其橋與相國寺橋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過。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樑石榫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牙、水獸、飛雲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可見州橋是一座鐫刻精美、構造堅固的石平橋,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橋下汴水奔流,橋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兩岸店舖酒樓繁榮,笙歌連成一片。站在橋頭南望朱雀門,北望皇宮宣德樓,中間是天街。《水滸傳》裡楊志賣刀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州橋也是當時汴河上13座橋中最壯觀的一座。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橋觀月的人群,紛至沓來,熙熙攘攘。人們俯瞰河面,銀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譽為「州橋明月」。

五、梁園雪霽

梁園,又稱兔園,系西漢初年漢文帝封其子劉武於大梁,在吹臺修筑亭苑,名曰梁園,位於開封城東南,明朝時建禹王廟,現已闢為旅遊勝地禹王臺公園。

梁孝王劉武喜好招攬文人謀士,如西漢時期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辭賦家枚乘等都經常跟梁孝王一起吟詩作賦,吹彈歌舞。為了滿足這些文人墨客遊玩的喜愛,修建了梁園。新建的梁園,殿廊亭樓,參差錯落,珍禽怪石,典雅的建築、名貴的花木,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人們用「秀莫秀於梁園,奇莫奇於吹臺」的俗語形容梁園。尤其是到了冬天,白雪覆蓋,萬樹著銀,翠玉相映。當風雪停、雲霧散,太陽初升時,梁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景色更加迷人。故有「梁園雪霽」之稱。

六、汴水秋聲

汴水,即汴河,是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一段,是東西橫穿東京城的一條主要河流,後被黃河水患淹沒。汴河遺址現被埋在市中心的街道、樓房之下了。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東去至泗州入淮,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宋人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地描繪了當年汴水壯麗迷人、火熱繁忙的景象。北宋時期汴河上舟船如織,日夜不停,是彙集京城的交通命脈。汴河兩岸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城鎮林立。每當深秋季節,汴水猛漲,碧波千頃,宛如銀鏈,陣陣秋風吹來,波湧浪捲,蘆花似雪,波擊風鳴,水聲清越。水面上的波紋宛如銀鏡上的浮花,分外好看,給人以美的享受。故有「汴水秋聲」的美稱。

七、隋堤煙柳

隋堤,即汴河之堤。因是隋煬帝時開通的運河,沿河筑堤故名隋堤。明末水患河毀堤亡。現從開封通往睢縣、寧陵、商丘到永城去的公路路基就是當時的隋堤。

汴河隋堤不僅是貫穿全國南北交通運輸的大動脈,也是景色秀麗的遊覽勝地。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到:「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讚美汴河隋堤的勝景。當年隋堤之上盛植楊柳,疊翠成行,風吹柳絮,騰起似煙。每當清晨,登堤遙望,但見曉霧濛濛,翠柳被籠罩在淡淡煙霧之中,蒼翠欲滴,彷彿半含煙霧半含愁,景致格外嫵媚,是一幅絕妙的柳色迷離的風景畫。故而被譽為「隋堤煙柳」。

八、相國霜鐘

相國,即開封市大相國寺,霜鐘指的是寺院裡的銅鐘。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開封市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大相國寺系北宋皇家寺院,寺內有鐘樓兩座,後毀於兵火水患,現已重新復建,現鐘樓內懸銅鑄大鐘一口,為清乾隆三十三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