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加強網路監管 中國媒體再遇嚴冬

中共十七大進入醞釀中央領導班子的敏感時期,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開會議,研究有關管理控制網路的問題。同一天,信息產業部表明,中國將重點加強管理,使「不法份子」以網際網路為載體散佈「有害信息」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似乎,中國的媒體又再面臨一次嚴冬。

據《亞洲時報》報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的同一天,中國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陳家春公開表示,今年中國將重點加強虛擬主機、主機託管等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市場管理,使「不法份子」以網際網路為載體散佈「有害信息」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也是4月23日,中國《揚子晚報》報導,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擬起草《網際網路出版管理條例》。據指出,到《網際網路出版管理條例》出臺時,網路雜誌開辦前,都必須經過新聞出版總署的審核同意,取得網際網路出版許可證。報導引述有專家認為,該條例一旦實施,許多網路雜誌都應該做到「淨化」。

近期中共十七大的領導班子進入敏感的醞釀期,各類小道消息和謠言滿天飛。有分析指出,這次中國收緊網路監管,應該是跟此有關;這種意見認為,中國出現整頓傳媒的時候,許多時都是外傳中共領導層中出現不同意見的時候。

在2004 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前數月,中國傳媒也曾刮起過一陣北風。在當年的四中全會,江澤民是否辭去軍委主席一職,曾引起外界極大關注。外界更流傳,為美國《紐約時報》工作的中國記者趙岩,就是因為泄露江辭職一事而被捕。不過,似乎為了避免「對號入座」,北京結果於2006年8月以「欺詐」罪名判處趙岩入獄3 年。

另外,每次外傳中國高層出現意見分岐,而媒體政策又傳出要收緊時,中國都會出現「敵對勢力分化中國」的論調;因此,有分析認為,胡錦濤這次主導加強網路管理,不排除是要「左右開弓」,避免「分化」的指控,並主導媒體宣傳他主導的「科學發展觀」。

2004 年7月20日,《人民日報》頭版《再干一個二十年》的文章,該文劈頭指出:「狹路相逢勇者勝」。據指出,該文作者是一位中央黨校研究室的專家。但同年12 月8日,中國官方《人民日報》在第四版刊登文章,指控「國內外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網路對我(中共)實施‘分化’、‘西化’」。這篇署名 「郁曉」的文章指出: 「可以說,網上有政治,網上有較量。我們對此決不能等閑視之。」「政治」和「較量」,可以非常概括地點出了中共政壇中人感到了寒流的原委。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1月10日發布的《2007中國網際網路調查報告》顯示,到2006年底,中國博客作者規模達到2080萬,博客訪問量達1.01億。在博客作者中,活躍的博客作者為315萬。據官方中國網路資訊中心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12月,中國共有1.37億名網路用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