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孝衡官」看「官為官選」

在父母膝下的溫順孝子有可能成為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老子」。所以有這樣的假設,來源於對河南長垣縣「以孝衡官」所產生的遐想。嚴格意義上說,長垣縣的做法算不得新聞。早幾年前,山西河津、甘肅金昌等地都曾先後出臺類似舉措。如果再往前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同樣採取「舉孝廉」的辦法來衡量做官者的資格。 

  那麼,「以孝衡官」這一舊瓶裡裝的舊酒為何還會屢屢讓人拿來品評?還會每每被官拿來當藥?在下以為,原因在於兩千多年來國人崇尚做官的熱情一直不減,更在於選官的標準兩千多年來始終還是選官者說了算。

  可以印證的是,報紙說,「長垣縣委書記劉森是新考察辦法的倡導者。」報紙接著說,「按照工作部署,長垣今年將對各鄉鎮、局委領導班子進行調整。選什麼樣的人?怎樣選人?全縣上下都在看著這個縣委一把手。在這次會議上,劉森談了自己的想法。劉森說,做官先做人,忠誠、感恩、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而要學會感恩,首先必須做到有孝心。」報紙強調,「可以肯定地說,不孝敬父母的幹部,根本不可能對群眾有感情,對工作有熱情,對社會盡責任。」報紙最後說,劉森在會上提出的「對不孝敬父母的人,要堅決做到一個不用」後來真的付諸實施。

  什麼人可以提拔?目前在長垣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試看長垣滿城盡孝子,不孝者沒戲自不必說。然而,那些沒了老人的幹部、那些常年外放、無暇顧及家庭的幹部怎麼辦?那些事實忤逆而父母及鄰舍(為達到某種目的)為其遮掩的幹部如何甄別?那些孝績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而政績平平、民怨四起的幹部要不要拿下?嗚呼!為官好像不易,選官彷彿更難。

  既然為官不易,為何「官道」擁擠?說穿了是很多人看到官員手中有了權,袋中也就不再缺錢。解決辦法無外乎鎖定政府職責範圍,把市場的還給市場。哪怕路再長,也要朝著「小政府、大服務」方向走。大小官員不能擅用權力,自然無法中飽私囊。選官之難(或者說「之易」)則在於「官為官選」,標準常變。說是組織部門按現行的條例任用幹部,可往往還是「一把手」個人說了算。解決辦法也還離不開老生常談的「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擴大民主權利,增加透明指數,以此推進幹部任用的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

  回到「以孝衡官」的爭論,有反對者認為其最大弊端在於過分強調個人操守,難免忽視制度建設。俗話說,制度好,壞人變好人;制度不好,好人變壞人。我不反對孝子當官,我只希望當了官的孝子一路走好

本文留言

作者王 琳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