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資金技術 寧夏靈武恐龍化石現狀堪憂

舉世矚目的寧夏靈武市「梁龍類」恐龍化石傳出因為資金、技術等問題,能否保護現狀堪憂。

新華網今天報導,寧夏靈武市因在亞洲地區首次發現「梁龍類」恐龍化石而受到各方矚目,然而這些在地下被埋藏數萬年的珍貴化石因為資金、技術等問題,正面臨保護現狀的困境。

報導指出,在靈武恐龍化石遺址,八隻恐龍的化石分布在三個大坑裡,其中兩個坑上建起了簡易房子,另一個坑因為缺乏資金,暫時用厚厚的塑膠、帆布蓋了起來,遺址周圍用鐵柵欄圍著,大約有九千平方公尺。

報導引述靈武恐龍化石遺址文管員張振中的話說,目前恐龍化石在專家指點下僅在表面塗了一層薄薄的漆,雖然在遺址上蓋了簡易房子,但大門、窗戶等均透風,會加速恐龍化石風化,不利於保護。

張振中表示,目前正在申請國家地質公園,準備建設恐龍化石博物館,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恐龍化石的保護目前只好這樣「湊合」著。

據報導,寧夏靈武市寧東鎮南磁灣恐龍化石遺址發現於二零零四年。二零零五年四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有關研究人員鑑定確認,這一遺址發現的是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隨後開始對該化石遺址進行挖掘。截至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六日,這裡已發現八隻恐龍的化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徐星認為,在寧夏發掘出的恐龍化石屬於梁龍類一個罕見的分支--叉背龍類,而該類別以前從未在亞洲發現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