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何人所寫 申報遺產起紛爭

曾被中共強烈批判《三字經》,近年在民間卻非常被認可,不但如此,還成為民間爭相註冊的或申報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象。

雖然有很多年長人士對「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琅琅上口,卻很少對作者有定論。至今浙江寧波以及廣東順德雙方均推測三字經的作者是其當地人,而且爭持不下,更引起當地以及文化界人士的反響。

一方面學術界普遍都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浙江省鄞州籍的南宋大學者王應麟。但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研究員陳忠烈和順德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健明認為南宋末年的佛山人區適子才是《三字經》的作者。

不僅如此廣東省更搶先一步,已經由順德方面決定將《三字經》作為本地的文化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結果令到寧波文化界人士的強烈反響。

《三字經》到底是誰寫的?

廣 東學者李健明的理由有三個,他指用廣東話讀起《三字經》來更上口更押韻,便懷疑它是不是由廣東人寫的,同時從傳說、文獻、版本、音韻等入手,詳盡論述了 《三字經》由區適子所作。 其次是實物印記。李健明說,咸豐年間順德籍探花李文田作注的《三字經句釋》直接指出區適子為《三字經》作者。另外李健明指出在歷史記載中,從明代《廣東通 志》到順德歷代縣誌都清晰註明區適子為《三字經》作者。

不過廣東學者的理由,被浙江寧波學者一一推翻。三字經的押韻問題,寧波學者表示,用 寧波話讀起來也很押韻,寧波學者並且明確表示《三字經》的作者早被確認是王應麟無疑。而王應麟是南宋鄞縣人,博學多聞,長於考證,著述豐厚。《三字經》誕 生於元初,直到明代才廣為流傳,明清人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王應麟是作者,確認無疑

對於兩地的爭持不下,寧波地方文史研究專家、現年95歲的桂心儀老人早年一直從事寧波地方文史的研究,他指出,王應麟的文集中雖未見載有《三字經》,但他的《碑記》尾部就有《三字經》句式,這無疑為《三字經》作者是王應麟提供了一個佐證。

由於《三字經》最終被廣東順德搶先申遺,桂心儀痛心疾呼:「這件事是個教訓,告誡我們在保護當地文化遺產的態度上要再積極些,不要再重蹈河姆渡文化的雙鳥朝陽圖案落選考古標誌、梁祝之鄉被搶注的覆轍。」

也有學者指出,《三字經》是中華民族共同擁有的文化,現在出現這樣你爭我搶的現象,實在讓人憂心。

寧波曾痛失「中國梁祝之鄉」稱號

2005年12月4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閃電式地授予河南汝南縣為「中國梁祝之鄉」,意味著寧波在河姆渡神鳥中國申遺「折翅」後,又將失去一張文化名片。

有關專家指出,寧波方面需要好好反思,為什麼有關部門要等到其他地方申請到「梁祝之鄉」後才恍然大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