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目睹,武漢媒體不會報導的事

街頭一片混亂。出了事情。

3月16日。晚。8點45分,我乘坐的公交車到達武漢長江二橋南岸一處交通要道的路口交匯處。在就快左轉的地段,汽車不能走了。不是汽車出故障,是左前方直通二橋的寬闊路口被人為封堵,分割車道的鐵欄被人橫置於道路。

被封堵的這條大道叫徐東大街。武漢給道路取名的原則是,和長江大體平行的路叫道,大體垂直於長江的路叫街。徐東大街是直線貫通二橋、以便車輛從長江南岸直達長江北岸的主幹道,地處這座特大城市的內環,封堵後的狀況可以想像。

估計封堵行動開始不久,交管部門還沒來得及在合適的地方設臨時標記,讓過往車輛改道行,一時間事件附近的道路狀況混亂不堪。想調頭改道的車輛,因為前後的擁堵,根本無法調頭,結果成為新的路障……路面上的車輛橫七豎八,蠕動不得。

此刻如果正好在高樓的高層往下瞅,地面車輛的姿勢彷彿一大片螃蟹,在交通標記完備的公路上縱橫捭闔,橫行霸道。

交警在費力地試圖疏通車輛調頭改道,雖然徒然,卻沒見他們有什麼脾氣。這是少見的現象,我待在在車上,無奈的心情漸漸被愕然取代。

發生了什麼事呢?

這樣大面積交通人為破壞封堵,分明性質惡劣,大片交通已經癱瘓,交警,乃至政府何以還能保持斯文,沒有調用大批警力,甚至武警,將肇事平息,對肇事者繩之以法呢!

絕望後下車步行,曲裡拐彎地走了半個小時到達另一處未被封堵的路上。很多人在等「救命」的的士,每見一輛「空的」,大家彷彿見到領袖,精神亢奮,不約而同地揮手吶喊。競爭「坐的」的程度比大學生趕招聘的情形還慘烈。

好不容易搶到一輛的士,不僅解決了回家難題,更知道了事件的原因。

武漢市為緩解交通,規劃在事發地段建立交橋。要修建立交橋,必須拆遷一部分建築物。問題來了。武漢手錶廠的職工宿舍正在拆遷範圍內,這家手錶廠屬於國有企業,停產多年,又沒有「徹底死」,因為沒有生產,大批職工靠每月300元左右的下崗補貼活著。

那些年齡偏大的職工,在失去崗位後,謀生艱難。

的士司機好像比市長還洞察民情。司機說他就住在事發地,瞭解情況。他說政府安排了拆遷費,那些職工宿舍的單戶面積多在40平米左右,原來的窩沒有了後,拆遷費沒法買到新窩。這些人要買新窩,必須再加不少錢,因為新建住宅沒有那樣小面積的,而他們恰恰是沒有經濟能力的群體,於是他們就面臨沒有窩,沒有安身之處的困境。

也許他們用斯文的方式N次交涉無果,於是走極端上街堵馬路,試圖用製造事端擴大事態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類新聞,報紙電視廣播都不會報導,也不能報導。

事情發生在北京兩會謝幕的當天,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北京的聲音猶在耳際:中國要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陽光大道。

或許,民生問題還很多。因此,作為坊間記錄,將此次武漢交通人為封堵的另類新聞,留在此。

但願有一天不再能見到這類事情發生,也讓我能夠順利回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