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統計局本週公布了2006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從加拿大看,移民已經成為人口增加的主要來源。正是基於移民的貢獻,使加拿大人口還可以出現5.4%的增長率。
根據普查結果,從2001年到2006年,加拿大人口從3000萬增至3161萬,增長率達5.4%,居西方8國之首。在外來移民迅速增加的同時,當地人口增長依然緩慢,5年間僅增長了40萬。預計到2030年,加本國人口將出現零增長,屆時外來移民將成為加人口增長的唯一來源。
普查結果顯示,加育齡婦女平均每人僅生育1.5個孩子,低於抵消死亡人口所需的2.1個。另外,加人口增長的地區分布仍不均衡,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安大略、阿爾伯塔、魁北克和卑詩省,大西洋沿岸以及中西部一些省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這次普查結果還顯示,2006年加拿大有80%的人口居住在33個主要城市及其周圍,鄉村及小城鎮人口比率不到20%,一個世紀之前,60%的人居住在鄉村。同時城市化的勢頭沒有減,新增人口的90%以上發生在33個主要城市。城市郊區是人口增長最集中的地方,增長率達11%。此外,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住在南部加美邊境沿線。
6個大都會地區的人口超過百萬,包括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渥太華-加蒂諾,和新近加入「百萬俱樂部」的卡爾加里和愛民頓,加拿大有45%的人口居住在這6個大都會地區。
但是,從統計結果看,雖然加拿大各級政府已經認識到,靠城市擴張來維持現有加拿大生活方式的道路,遲早走不通,但是事實上,城市擴張仍然是一種不易扭轉的歷史趨勢。人們的思維和意識,一旦在成年初期最後定型,通常很難獲得改變。道路、汽車和遠郊的住房,就是許多加拿大人已經定型的生活模式,儘管政府和專家的認識已經有所改變,呼籲民眾也跟著改變,看起來事情短期內很難取得進展。
我們且看現實世界。2006年人口調查結果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城市市郊的人口的急劇增加,增加率為11.1%,比全國人口增長率的5.4%高出整整一倍還要多。以增幅9.2 %人口達到511萬的大多倫多地區為例,華裔市民集中的萬錦和烈治文山市,人口增長率分別錄得25.4%,和23.2%;印巴居民比較集中的賓頓市,人口增長了33.3%。而白人「戰略大撤退」前往的米爾頓市和旺市,更驚報人口增長71.4%和31.2%的高增長,其中米爾頓的人口增長率居全加拿大之冠,令這個多倫多以西55公里的小城市,一夜之間,揚名天下。
城市擴張,壓力最大的是交通。市郊城市,一般而言,公共交通都比較不發達,由於居民急劇增加,私人汽車蜂擁而至,馬路不敷使用,交通擁塞的狀況都相當嚴重。多倫多周邊的城市如萬錦、烈治文山、密西沙加和賓頓,近年還在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但更邊遠一點的城市,仍然主要依靠私人汽車交通,空氣和環境的污染勢必難以緩解。而加拿大公共交通最發達的多倫多市本身,人口增長比例只要0.9%,低得驚人。
對於此次人口調查結果暴露出來的問題,的確有專家感到焦慮。他們認為,郊區城市人口增長快背後的基本原因,是更多年輕夫婦前往市郊尋找更寬敞、而價格比較低廉的住宅,而他們通常在城市中工作,往返完全依靠私人汽車。這樣的生活道路,加拿大走了幾十年,現在剛剛認識到,此路不通。但這種認識,要化成全民的共識,仍需要時間。
另外一些專家認為,也許市場會幫助人們加速改變思維的速度。比如目前汽油價格高漲,人們通常將問題歸罪為大石油公司壟斷、石油公司黑心、政府監管不力、政府徵收高額的汽油稅等等。其實上述諸點並非不是問題,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如果北美城市大力依賴私人汽車的狀況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汽油價格將可能長期走高,或者大漲小回。希望可以由此可以給發展公共交通帶來更大的動力,也可以阻止城市不斷擴張的步伐。(newstarnet.com)
汽車,尤其是家庭擁有的私人汽車,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快捷、舒適和比較可靠。但這類文化的負面問題,則比較晚才令人察覺。而要將擴張寬鬆型的生活方式改成密集緊湊型,那就更非一日之功啊。 来源:
根據普查結果,從2001年到2006年,加拿大人口從3000萬增至3161萬,增長率達5.4%,居西方8國之首。在外來移民迅速增加的同時,當地人口增長依然緩慢,5年間僅增長了40萬。預計到2030年,加本國人口將出現零增長,屆時外來移民將成為加人口增長的唯一來源。
普查結果顯示,加育齡婦女平均每人僅生育1.5個孩子,低於抵消死亡人口所需的2.1個。另外,加人口增長的地區分布仍不均衡,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安大略、阿爾伯塔、魁北克和卑詩省,大西洋沿岸以及中西部一些省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這次普查結果還顯示,2006年加拿大有80%的人口居住在33個主要城市及其周圍,鄉村及小城鎮人口比率不到20%,一個世紀之前,60%的人居住在鄉村。同時城市化的勢頭沒有減,新增人口的90%以上發生在33個主要城市。城市郊區是人口增長最集中的地方,增長率達11%。此外,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住在南部加美邊境沿線。
6個大都會地區的人口超過百萬,包括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渥太華-加蒂諾,和新近加入「百萬俱樂部」的卡爾加里和愛民頓,加拿大有45%的人口居住在這6個大都會地區。
但是,從統計結果看,雖然加拿大各級政府已經認識到,靠城市擴張來維持現有加拿大生活方式的道路,遲早走不通,但是事實上,城市擴張仍然是一種不易扭轉的歷史趨勢。人們的思維和意識,一旦在成年初期最後定型,通常很難獲得改變。道路、汽車和遠郊的住房,就是許多加拿大人已經定型的生活模式,儘管政府和專家的認識已經有所改變,呼籲民眾也跟著改變,看起來事情短期內很難取得進展。
我們且看現實世界。2006年人口調查結果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城市市郊的人口的急劇增加,增加率為11.1%,比全國人口增長率的5.4%高出整整一倍還要多。以增幅9.2 %人口達到511萬的大多倫多地區為例,華裔市民集中的萬錦和烈治文山市,人口增長率分別錄得25.4%,和23.2%;印巴居民比較集中的賓頓市,人口增長了33.3%。而白人「戰略大撤退」前往的米爾頓市和旺市,更驚報人口增長71.4%和31.2%的高增長,其中米爾頓的人口增長率居全加拿大之冠,令這個多倫多以西55公里的小城市,一夜之間,揚名天下。
城市擴張,壓力最大的是交通。市郊城市,一般而言,公共交通都比較不發達,由於居民急劇增加,私人汽車蜂擁而至,馬路不敷使用,交通擁塞的狀況都相當嚴重。多倫多周邊的城市如萬錦、烈治文山、密西沙加和賓頓,近年還在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但更邊遠一點的城市,仍然主要依靠私人汽車交通,空氣和環境的污染勢必難以緩解。而加拿大公共交通最發達的多倫多市本身,人口增長比例只要0.9%,低得驚人。
對於此次人口調查結果暴露出來的問題,的確有專家感到焦慮。他們認為,郊區城市人口增長快背後的基本原因,是更多年輕夫婦前往市郊尋找更寬敞、而價格比較低廉的住宅,而他們通常在城市中工作,往返完全依靠私人汽車。這樣的生活道路,加拿大走了幾十年,現在剛剛認識到,此路不通。但這種認識,要化成全民的共識,仍需要時間。
另外一些專家認為,也許市場會幫助人們加速改變思維的速度。比如目前汽油價格高漲,人們通常將問題歸罪為大石油公司壟斷、石油公司黑心、政府監管不力、政府徵收高額的汽油稅等等。其實上述諸點並非不是問題,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如果北美城市大力依賴私人汽車的狀況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汽油價格將可能長期走高,或者大漲小回。希望可以由此可以給發展公共交通帶來更大的動力,也可以阻止城市不斷擴張的步伐。(newstarnet.com)
汽車,尤其是家庭擁有的私人汽車,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快捷、舒適和比較可靠。但這類文化的負面問題,則比較晚才令人察覺。而要將擴張寬鬆型的生活方式改成密集緊湊型,那就更非一日之功啊。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城市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