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中國大陸遭遇新挑戰:面對嚴重的經營困難

前深圳台資企業協會會長鄭榮文表示,近年中國大陸的投資生產環境轉變,工資、土地價格上漲,造成經營成本增加、利潤大幅下降,加上大陸的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對台商形成很大的競爭,傳統製造業的台商面對嚴重的經營困難。

*發展農產品中轉業務*

鄭榮文1990年從臺灣到深圳投資約500萬美元,從事工藝品生產,後來轉投資生產高科技電腦配件,2006年的營業額超過4千萬美元。

鄭榮文說,很多製造業台商近年開始轉型,發展新商機。2004年,鄭榮文與多位深圳、重慶、桂林等地的台商合作,在武漢興建「八達通農產品物流園區」,主要是看好武漢「九省通衢」的地利之便,加上華東地區是全中國農業的大基地,讓來自全中國各地的各類水果、蔬菜能夠在園區中轉,快速進行南北大調動。

在臺灣農家出身的鄭榮文對記者表示,園區的經營理念是建立一個農產品批發平臺,運用臺灣先進的電腦公開拍賣農產品銷售方式,從品種改良、分級包裝的建立、農藥檢測制度的規範,形成良好的市場機制,讓消費者得到保障,農產品的售價也可以提高,幫助農民提高收益。

鄭榮文說:「們不是光談利潤的問題,就是包括對整個農業的、中國政府的三農政策,能夠提供我們的一分力量,第二,作為一個平臺,我們是負責買賣,這種買賣銷售的利潤,比工廠製造的利潤以後會比較好。」

*陳彬寫書直言招官怨?*

前上海台商陳彬接受訪問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前,他從臺灣到大陸發展不鏽鋼製造業,後來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製造業經營困難,他轉移在上海發展餐飲服務業,包括經營連鎖快餐、糕餅、麵包店等。

陳彬說,餐飲服務業在上海也遇到很大的經營困難,因為當地人的口味及消費習慣轉變很快,加上他的業務擴充太快,造成生意虧蝕。陳彬說,由於他經常寫書分析大陸的經濟政策,批評經營環境不善等問題,可能引起官員不滿。

陳彬說:「給我警告過,我的簽證已經被注記,算是寫書寫得太坦白、太明白,結果分析事情太透徹,有些人很不高興。」

陳彬說,近兩年來他不方便親自到大陸經商,最近轉型間接投資,與朋友在東北綏芬河經營蘇聯邊境轉口貿易,把很多大陸台商生產過剩的庫存產品,包括傢俱、燈飾等,賣到蘇聯以及東歐各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