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一個華裔少年北美成長的故事(圖)
鬍子煒,1988年生於江蘇,在中國讀完小學和部分初中,2002年移民到加拿大。先後在FEO和丘吉爾中學讀了初中和高中。14歲前,接受完整的應試教育;14歲後,接受加拿大的開放式教育,一個比較典型的中、西方教育和文化的糅合體。2004年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穿越活動,曾穿越歐亞,北美,北極地區和西藏,計畫在今年6月,利用暑假,穿越歐洲北非和西亞,行程50000餘公里,途經30個國家。
觀看奧運盛會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特別是去雅典。但從中國開車去希臘參加奧運開幕式的人恐怕絕無僅有……
雅典並不遙遠
記者:因為策劃海外移民後代成長經歷的專題,一直留心網路的一些新聞,偶然看到《新民晚報》刊登了你和父母三口之家的「穿越」故事,能否和北美的讀者談談這些經歷?
小煒:開車去雅典觀看奧運會開幕式。這是我們「蓄謀」已久的行程,不論什麼時候談起來,都會讓我激情澎湃的:
2004年6月26日,從中國南京出發,沿線經過天津,北京,哈爾濱,齊齊哈爾,到達滿洲里。
7月2日,七點鐘中國海關一開關,我們是第一輛駛出中國的車輛,進入俄羅斯。在俄羅斯海關外的兩國真空地帶,我們呆了整整五個小時。特別讓人著急的原因是:我們的簽證是過境簽證,只允許我們在俄羅斯境內停留15天,如果不能如期出境,就有麻煩!而在那裡沒有盡頭的等待,每一分鐘每一秒都意味著我們的計畫,有可能在俄羅斯就結束。
12點,我們終於進入了俄羅斯,五天行駛了8500公里,途中經過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 貝加爾湖;只在新西伯利亞(途中最大的一個城市),一個以無人問津年久失修了的酒店裡,休整了六個小時。而後,一鼓作氣衝出了亞洲。
在整整第120個小時的時候,我們站在了烏拉爾山脈的山脊上,歐亞分界線的界碑前,左右張望著。「穿越歐、亞」的字面意義,已經達到。
由於前5天,我們已經走完了單程的三分之二的距離,後面的行程顯得相對輕鬆。入俄境的第8天,我們就進入了莫斯科。在莫斯科停留兩天,紅場,克里姆林宮等轉一圈,悠閑地向聖彼得堡進發了。第11天,在聖彼得堡遊覽了當地的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宮殿,有意思的是,我們的俄羅斯導遊竟是學中共黨史的。
第12天,離開聖彼得堡進入芬蘭。 晚上十點,到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發現車的發動機故障燈亮起了。檢查結果是俄羅斯油質太差,導致火花塞碳化。八個缸中有三個都不工作。換掉火花,再把車作了個全面保養,重新上路。
當天下午,我們坐上了渡輪,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接下來的歐洲部分行程充滿了愉快和輕鬆,我們在歐洲來回Z字型的穿梭,前後穿過26個國家和地區。
8月22日,在義大利渡往希臘的船上,我們是唯一沒有門票但是驅車萬里之遙,來看奧運會開幕式的人。也許是老天的眷顧,650美元,我們意外地獲得了一張奧運會入場卷:一個船員,因為船務變動,不能去觀看了,我們因此得到了這張入場卷。
8月23日下午4點,離開幕式還有4個小時,我們踏上了希臘的土地。但我們還離雅典有120公里的路程。一路狂奔,近六點我們看到了雅典的神廟。 一路問人,才得知車子不能開到主會場,要坐地鐵。當我手持攝像機,開始進行安檢和其他入場手續。回頭,看見爸媽在遠處的橋上揮舞這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再看周圍,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中國面孔。
記者:能否談談一些印象深刻的沿途趣事?
小煒:比如,04年我們一家穿越歐亞時,在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途中,在一家烤肉店吃了兩次飯。一個在另一家餐館做服務生的溫州人,跑過來無論如何要替我們付餐費。他說:頭一天,就看見你們的車了,一輛挂中國牌照的車,等自己趕出來時,你們已經走了,以為不會再看見你們了,心裏真的很難過。今天,只是想到你們昨天停過車的地方來轉轉,沒想到能在碰上。後來,他懇請我們等一下,他聯絡了當地的浙江商會,一下子來了很多人……
記者:你們最艱辛的應該是在西伯利亞的那8500公里。
小煒: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從安全,是從生命安全上考慮多些!那8500公里上充滿著攫取的目光。
平安夜,穿越北極
記者:北極這個名稱,通常好像和科考隊聯繫密切,你實現了穿越,聽起來很刺激。
小煒:2005年12月23日,由卡爾加里啟程,開始了單車穿越北極的行程。
第1天途經阿爾伯塔省省會埃德蒙頓,夜間到達阿拉斯加公路起點,道森克里克。晚上馬不停蹄,由道森克里克,穿過落基山脈。按計畫,在第2天早晨進入加拿大的育空特區。在這段路上,我們經歷一次惶恐的煎熬,400公里沒有加油站開門,冰天雪地。好在,油用盡的時刻,在不遠的前方神奇般的出現了加油站。這個加油站的不遠處,就是華森萊克的標記森林,這裡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標記,在那裡我們也留下了自己的標誌,中國人的標記。
當日晚間,到達育空特區首府懷特霍斯。我們在當地的青年旅館住下以後,就開始四處找東西吃,這時候才意識到,今天是12月24日,是平安夜!所有的商店都關著門,無奈中,只有呆旅館裡吃泡麵。飯後,坐在客廳裡跟這家店的老闆討論北上的一些事宜,老闆說,很危險,建議別去。
第二天,12月25日聖誕節,我們依然上路,沿克隆戴克淘金之路北上,前往道森城,600公里路行駛了13個小時。13個小時,我們始終聽著關於暴風雪將至的消息。夜間11時到達,情景同樣,1000多人的小鎮完全陷入了寧靜狀態,所有商店、加油站都是大門緊閉著。我們抹黑找到了唯一一家開門的旅館。
第二天一早起來,繼續趕路,要面對700公里的准無人區,Dempster Highway,被稱作加拿大境內最具挑戰性的公路,是「僅為挑戰者準備的」。早晨7點出發,預計14個小時可以到達公路另外一端--因紐維克。一路上,積雪越來越厚,我們都在想:只要不遭遇暴風雪,就能活著出去。11點左右,天邊隱隱約約看到了太陽的影子,我們的緯度已經很高了。陽光,也給我們帶來信心!一路上,我記錄下,路邊所有廢棄的小屋、關著門的加油站的具體位置,以免暴風雪來臨無處躲避。這條公路的350公里處有一個加油站,是這個時候唯一一家開門的加油站。下午5點左右,夜色降臨,這時,我們到達了位於北緯66度33分的北極圈分界線,就此,我們進入了北極地區。
繼續向前,前面的路還很艱難。隨著天越來越黑,路上起風了。夜色中,我們開過了兩條冰河,終於在晚上10點進入了西北特區。晚上十二點,終於見到了因紐維克的牌子,很激動,戰勝了Dempster Highway。我們活著出來了。
27日清晨,我們去了一個當地的牧師家打探前面路途的情況,得知我們本來想走的冰上公路,由於天氣不夠冷所以封路了。沒辦法,只好想辦法坐飛機去原來計畫中的最後一站,圖克圖雅克圖克。同時,我們也打聽到了當地租狗拉雪橇的地方。
我們順利地落實好飛機,也找到雪橇,雪橇的主人答應讓我們每人拉一對狗,在他的帶領下出去轉悠,我們體驗到一種真正的極地生活。同時,我們決定從原來的大酒店搬出來,住到這件小木屋裡來。在這裡,雖然沒有了星級服務,但是有了主人的北極光預報。
在晚上一點的時候,我親眼看到了神奇美麗的北極光!
28日一早,我們就來到了機場,準備接受安檢然後登往圖克圖雅克圖克的飛機。結果,是以退票做收場的,臨走的時候,我問跟我們一起等飛機的一個學校教師:「你們這裡人一般怎麼計畫事情?」老師很直接的說,「我們沒有計畫,天氣就是計畫」。
飛行時間大約兩個小時,飛機降落時,時間是下午兩點,飛機降落在班克斯島,一個只有一個小房間,一個滿是厚厚積雪,不鏟雪的空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遠處走來一個當地的居民。一打聽才知道,他是來給飛機加油,順便接我們進「城」的。說到城,聽他介紹,這裡的人口經常變,現在是87個人。
緯度,北緯73度!我們來到了北冰洋上,北冰洋上的旅程雖然短暫,但依然激動人心!
穿越和旅行
記者:如果整個地球都可以規劃進自己的旅程,是否穿越路線的設計就有了無數種可能?如何選擇?根據個人喜好,還是因地制宜?能說說越野穿行和旅行的異同麼?
小煒:路線的規劃是很有講究的。你此行的目的是什麼?對路線有很大的影響!走哪條線路?經過哪些地點?在哪裡休整和遊歷?這都是事先認真考量過的呀!同行的若是攝影愛好者,路線的設計就會偏重路上的風景。而關注人文呢,路線的設計就會偏民風民俗方面。而且任何突發狀況的出現,都要能隨機應變。
跟你說說西藏行吧,途中離合器燒掉了。為了能在計畫的時間裏,到達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蘭州,而西安、天水、寶雞我們不得不疾駛而過,中國最著名的古都,麥積山石窟就此錯過。到達蘭州後的第一件事情是檢查車輛,才發現問題很多,就在蘭州停留了一天,修車。
從蘭州出來,沿著青藏線西行。路過西寧,日月山和倒淌河。之後就離開了青藏線,轉上了往玉樹的「支線」,路況一下不好了,在一段顛簸以後,下午我們到達了瑪多。這個改變也是臨時做出的,對於攝影者愛好言,青藏路沿線的照片發表的相對多。因此,希望找到新的拍攝題材。主觀的改變穿越行程不是不可以,但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風險。
其後,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巴顏喀拉山口,凌晨到達結古鎮。路上參觀了著名的文成公主廟,世界最大的瑪尼堆,藏傳佛教最高學府色須寺,歷史名城石渠。晚間到達交通樞紐瑪尼干戈。
從瑪尼干戈出來,我們就轉上川藏北線。中午到達川藏北線第一險,雀兒山天險。安全通過天險以後,來到了德格,拜訪了那裡的印經院。午飯後,繼續趕路,先到江達,再到昌都。從江達到昌都,110公里,行駛了10個小時,夜間到達昌都。第二天從昌都往邦達,這樣就又走上了川藏南線,目的地八宿。由八宿,通過烏然,穿過川藏南線第一天險,通脈天險。過通脈進入了靈芝地區,晚間到達八一鎮。在八一留宿一晚。接著,第二天經過400公里的柏油路到了拉薩,在拉薩連布達拉宮都沒撇一眼,直奔江孜,路況還不錯,傍晚到達。第二天早晨起來,在江孜進行了簡單的城市觀光,沒多停留,就奔定日。路上碰到318國道修路,只好繞行謝通門。通過樟木口岸,晚間時刻,我們就來到了珠峰腳下的定日,入住珠峰賓館,準備第二天衝擊大本營。
記者:你的敘述讓我感到了一些疑惑。雖然,我沒駕車去過西藏,但關於這方面的介紹和記錄很多,線路沒你講述的這麼複雜,這是為什麼?
小煒:人的個性在穿越的過程中會顯露無遺。複雜線路,反映行者的心態。路況好了,希望刺激冒險;真的艱辛和困難了,有馬上要求迴避、轉道,這不行。所以,穿越對每個人而言,不僅僅是開車挑戰自然,更重要的是挑戰自我、認識自我。其中,還有穿越「主題」不一致,穿越的路線本身不一定要標新立異,而是要關注「主題」完成的質量;而西藏行程,目的太多,心理複雜。從拍攝好照片,到別人沒走過的艱險路程,又轉到只要能標誌我們來過、走過,不讓「江東父老」恥笑就行……等等,複雜的心理。穿越,很重要一點就是要目標和意志同樣堅定不移。不能忽左忽右,一會兒是「左傾冒進」,好大喜功;一會兒是「右傾逃跑」,悲觀失望。總之,這次穿越的經歷,一方面說是,失敗,沒有能達到關注人文的目的,總是在做「路線鬥爭」;另一方面,是我們感觸、心理變化最複雜的一次。說實在的,看我們行程的人,總希望有很多精彩、戲劇性的,甚至是駭人聽聞的遭遇,而穿越者本身,希望的安全和順利。「駭人聽聞」的事情,最好別發生。
旅遊,是點到點的,有一個或幾個目的地。忽略的是路上的過程,它的核心是「遊覽」,關鍵是:到過或是看到了。而穿越,有一個總的目的,是體驗全程。穿越可以親身經歷地球上的最冷、最熱、最貧困和最富有的地方,是在短時間裏完成的。其中,關鍵在於「發現」;穿越,是不需要任何「商業謊言」的,沒有‘民俗’表演,沒有「美麗」的傳說,只有撲面而來的赤裸裸的真實現況。
未來的里程
記者:知道你最近一直在籌備6月的歐亞非穿越,而且知道你對中東著迷。我們報社的這位記者張晨光是伊拉克前線回來的戰士,他給你的建議是:暫時別去。
小煒:在2004年,穿越歐亞的路上,我們就幻想一定要再走歐亞。到了非洲,才感覺我們在非洲的時間實在短暫。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認為我們以前所幻想的歐亞非有可能實現。而我,慢慢也對戰火飛揚的中東產生了興趣。所以,我開始計畫,計畫這次環繞歐亞非的行程。
對於6月行程,簽證是比較大的問題,特別是非洲和中東國家。一路上要穿過很多不同的文化地區,特別是北非和西亞,那裡是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發祥地呀。一定會遇見很多文化背景、經濟背景、和意識形態差異很大的族群。所以,必須要在出行之前做很多相關的研究,做好各種準備,這裡麵包括一些民俗、禮儀上的訓練。 另外就是車輛,由於面臨著撒哈拉沙漠和中東的考驗,車輛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在這點上也有很多的準備工作要做。
這是一個少年成長的過程,伴隨著「穿越」的經歷,小煒身上的那種理性和禮貌,非常令與之相談的人感覺愉快。
鬍子煒,這個以「準確地說」為口頭禪的少年,反應敏捷,思維縝密,在介紹穿越世界的經歷時,他當仁不讓地擔當起"主講人"角色,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老練。
是什麼讓他如此成熟
他自己揭曉了答案:「走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從小,父母就告訴他:能力和品德比成績更重要,鼓勵他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發展。在絕大多數學校和家庭都無法做到因材施教的時候,鬍子煒的家庭做到了。他讀初一時,英語老師有一次要求學生把每個單詞抄寫10遍,母親朱施玲知道後到學校與老師討論,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了這些單詞,抄寫10遍豈不是浪費時間?最後,鬍子煒與老師達成協議,只要考試超過95分,他在英語課上就能自由地閱讀他感興趣的地理、計算機等科目的書籍,而不必重複學習自己已經提前掌握的知識。初二,鬍子煒來到加拿大,當地寬鬆的學習環境更給了他全方位發展的空間。
雖然,穿越世界僅僅利用暑假時間,但是,幾年來的每一天,他都在為穿越進行準備。他的英語對話能力較強,所以從收集各國資料、制訂行程到聯絡各國使領館辦理簽證等等,父母把這些事都交給他一手操辦。
第一次申請的是歐盟簽證。簽證官把他看成異想天開的偷渡客:「一個15歲的孩子怎麼可能開車去歐洲!」為說服對方,鬍子煒花了兩個月,不斷與他交流,給他展示自己做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終於讓他感到,這是個可信的理由。後來,辦理簽證就容易多了。最快的一次,他在維也納僅用一個上午就拿到了三國簽證。
而此刻,在網路上用MSN和他交談,得知最近一直在為簽證跑動,為穿越籌備。
這個最初被人當作「瘋子」的孩子,明年將要進大學深造,除了繼續穿越,最大的目標是進入常春籐名校。"最好是哈佛",小煒撓著小平頭說。記者聽說了他的一些想法,就是希望憑藉一些特別才能才藝考進哈佛,這是與絕大多數中國移民的下一代所選擇的成長軌跡有所不同,倒是和美國社會對於年輕人全面發展、注重方法和實際能力的教育形式比較貼近。
「若能進哈佛,就爭取出本《玩進哈佛》的書,告訴中國的同齡人:勇於實踐,不死讀書,同樣也可以成才」,子煒一臉真切。
- 關鍵字搜索:
-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