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姑娘娜布琴,10日起個大早,將房間打掃乾淨,鍋裡煮上羊胸叉肉,備齊紅棗、黃油、冰糖、奶酒等祭品,為晚上的「祭火」儀式做準備。
農曆臘月二十三,傳說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崇拜火的蒙古民族最隆重的「祭火」儀式就在這一天舉行,屆時家家戶戶都在家裡祭祀火神。舊時,普通農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農曆臘月二十三,皇親貴族則在臘月二十四。
與漢族「祭灶神」不同,蒙古族祭祀火神要用羊胸叉、奶食品、酒等供品。通常在胸叉內填滿紅棗、黃油、冰糖、乳酪、柏葉、哈達等,用白色羊毛線纏繞九圈後煮熟。到了晚上上燈時辰,在灶膛內填入沙蒿根、香柏片,上圍干牛糞,將灶火點燃。「祭火」時,男主人雙手托起煮好的羊胸叉放入火中,全家人對著火焰向火神祈禱。之後,他們還在煮肉的湯裡下米煮粥,並放入乳酪、糖和黃油等,享用「祭火」的「口福」。
「如今生活在城市裡的蒙古族人,已簡化了草原上隆重的祭火儀式,通常用火盆代替灶火,延續著祖先傳下來的古老習俗。」娜布琴說。
- 關鍵字搜索:
- 蒙古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