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餵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 臘八節在傳承過程中,又有一個傳說,說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米糰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後世信佛的人,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唸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麼說,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為內容的。
「臘八粥」確實能體現出農業大豐收,因為它是用各種米(江米、黃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種豆(大豆、雲豆、豇豆等),各種乾果(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類混合成的一種粥,這種粥集中地反映出了農業大豐收的成果。 關中一帶及附近一些地區的群眾,都十分重視「臘八節」。但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之間,又各有不同的講究。富平縣的農家,這一天喜歡釀酒,名曰「臘腳」;長安縣的古風俗,這一天要煮肉糜,拋灑在花木之上,謂之「不歇枝」;乾縣、禮泉一帶,講究臘八節要給老人送粥,女兒家要請新女婿吃粥;鳳翔一帶則是用黃米和八種豆子,加上油鹽做一頓臘八燜飯;銅川地區的農村,在這天還流傳著為幼男幼女剃頭理髮的習慣。凡此種種,自有不同情趣。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 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宋朝 吳自牧撰《夢梁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元人孫國敕作《燕都遊覽志》云:「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每逢臘八日,在宮內萬福閣等處,用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然後將粥分給各王宮大臣,品嚐食用以度節日。《光緒順天府志》又云:「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裡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 臘八節在傳承過程中,又有一個傳說,說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米糰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後世信佛的人,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唸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麼說,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為內容的。
「臘八粥」確實能體現出農業大豐收,因為它是用各種米(江米、黃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種豆(大豆、雲豆、豇豆等),各種乾果(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類混合成的一種粥,這種粥集中地反映出了農業大豐收的成果。 關中一帶及附近一些地區的群眾,都十分重視「臘八節」。但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之間,又各有不同的講究。富平縣的農家,這一天喜歡釀酒,名曰「臘腳」;長安縣的古風俗,這一天要煮肉糜,拋灑在花木之上,謂之「不歇枝」;乾縣、禮泉一帶,講究臘八節要給老人送粥,女兒家要請新女婿吃粥;鳳翔一帶則是用黃米和八種豆子,加上油鹽做一頓臘八燜飯;銅川地區的農村,在這天還流傳著為幼男幼女剃頭理髮的習慣。凡此種種,自有不同情趣。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 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宋朝 吳自牧撰《夢梁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元人孫國敕作《燕都遊覽志》云:「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每逢臘八日,在宮內萬福閣等處,用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然後將粥分給各王宮大臣,品嚐食用以度節日。《光緒順天府志》又云:「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裡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你知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