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前的常識今天解決現實問題

一部兩百多年的小冊子可不可以古為今用,解決21世紀的現實問題?當然可以。托馬斯.潘恩在231年前寫的《常識》(Common Sense)就是這樣一本書。這本書曾經激勵北美殖民地人民贏得獨立。很多人認為,潘恩充滿激情點燃鬥爭火花的觀點可以給今天的世界帶來積極的變化。


一些美國歷史學家和作家聚集到《常識》的誕生地費城,紀念《常識》出版231週年。他們還探討了《常識》中提出的觀點如何古為今用的問題。 18世紀時,小冊子是常見的媒介,即有政治內容,也有經濟議題和社會評論。
生長於英國的激進知識份子潘恩1774年來到費城。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出版一本小冊子,讓殖民地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們有掌握自己命運的自由,因此就有了1776年出版的這本小冊子。

在在這本冊子中,他動員殖民地大眾揭桿而起,反抗英國的統治,把本應是自己的國土控制在自己手裡。

*重溫《常識》令人深有感觸*

在這次慶祝活動中,史蒂夫.古利克扮演了托馬斯.潘恩的角色,朗讀《常識》中的一段文字:「政府應選自人民,由人民管理,尊重人民的利益。我來美洲是因為對我來說,美洲代表著未來,象徵著、至少我認為可能象徵著有良知的人心底裡的追求。」

托馬斯.潘恩國家歷史學會的主席布賴恩.麥卡丁說:「它給我們力量,給我們希望。讀托馬斯.潘恩的《常識》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比現在生活得更好。」

他說,今天重讀托馬斯.潘恩的《常識》,重溫其中的觀點,就感到它能夠帶來新的變化。

麥卡丁說:「我們知道,人民可以擔負起更大的責任。我們能夠為他倡導的自由提供庇護所。只要戰鬥,為正確的事業戰鬥,為反抗壓迫,為所有人的個人自由戰鬥,我們就能進入自由的王國。」

*給歷史觀點賦予現代意識*

潘恩倡導的個人責任也是許多當代活動家寫作的主題。這些著作鼓勵人們腳踏實地,放眼世界。當作家和教育家朱達.弗裡德讀《常識》的時候,看到書中的內容與當代社會之接近,不禁大為驚奇。

弗裡德說:「只有主動和自覺地採取行動,才能對世界產生影響。讓我們通過飲食、購物、衣著等日常生活,從環境、社會、經濟等方面真正影響世界吧!要真正考慮到我們的所作所為對世界的影響。」

朱達.弗裡德決定為《常識》的觀念賦予現代意識。《常識》中提到反抗喬治國王的鬥爭:「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決定。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即使壓迫來自‘不列顛的這頭野獸’。」

*人民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

朱達.弗裡德出了本書,書名是《全球意識:為民主和世界和平喚醒你的個人力量》。他在書中寫到,21世紀的強權日益抬頭時,不論它來自政治家還是大公司高級主管,反抗是義不容辭的。

朱達.弗裡德說,他希望人們對《常識》的重新認識以及對他的《全球意識》的興趣能夠把全球各地的人聯合起來,以自己生活和交流的方式改變世界。潘恩在《常識》中寫道:「我們蘊藏的巨大力量,可以讓世界重新出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