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白菘專欄】知藥不如知命

 2007-01-12 13: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俗語說:「藥治不死病,死病無藥醫。」對於醫生而言,有些人病得很重卻奇蹟般的好了,有人生了一點小病,卻死了,這是非常多見的事情。清代名醫徐靈胎就說:「病有不癒不死,有雖愈必死,又有藥誤不即死。」生死的事情看來似乎與疾病的大小和醫療條件沒有太大的關係,也不是醫生所能夠解決得了的,「藥能醫病,不能醫命。」這也是古人的一種信仰。所以一些古代的名醫們也必須兼通命相,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方》裡說,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大醫,除了熟悉醫典、本草方藥、諸家著述外,還要知道「陰陽祿命、相法」之學,知道病人的命運如何,得的病是不是「死病」,歷史上很多名醫都有這種本事。
華佗行醫時,有一個士大夫感到身體不快。華佗說:「你的病情已經相當重了,應該開刀破腹把東西取出來。但是你的壽命也不過只有十年,這個病並不會要你的命,如果不治療的話,也沒有什麼問題,十年後你的壽命也結束了,所以建議你還是不要開刀破腹。」這個士大夫受不了疾病的折磨,一定要去掉此病。華佗就動手開刀,病很快就好了,十年之後死了。


北齊的馬嗣明從小就懂得醫術,博覽經方,《甲乙》、《素問》、《明堂》、《本草》都會背誦,是當時名醫。邢卲的兒子大寶得了傷寒,馬嗣明給他診斷。回來後告訴朋友楊愔說:「邢公子的傷寒不治就可以自己好,然而他的還有另一種病,發現的時間已經太晚了,不可救治,不出一年就會死掉。」一次楊愔、邢卲一起在內殿參加宴會,齊顯祖對邢卲說:「你的兒子大寶很有才幹,我想讓他去管理附近的一個郡。」楊愔認為邢卲的兒子大寶年齡太小,不宜分符守土。宴會過後,楊愔上奏道:「名醫馬嗣明說大寶得了重病,一年內恐怕就會死掉,如果讓他作郡守,那麼所需要的醫藥就很難得到了。」這件事情就停下了,而邢卲的兒子大寶不到一年就死了。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命是天賦予人的特性、品德,命貴祿厚的人能夠成大事,病了也沒有什麼大關係。命小德薄的人除了飽受貧窮外,還會飽受疾病的折磨。所以,生病這件事情,不用過多的考慮。曾國藩說:「壽之長短,病之有無,一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委想去計較他。凡多服藥餌,求禱神抵,皆妄想也。」是謂名言。


唐代郎中柳芳兒子柳登得了重病,剛好當時名醫張萬福剛到泗州做官,他與柳芳是老相識了。柳芳前來向他祝賀,並說了兒子的病情,希望老朋友能去給兒子治病。第二天,張萬福一大早就等候著柳芳,柳芳急急忙忙來了,領著張萬福去看兒子柳登。見到了柳登,張萬福遠遠望著他的頭頂說:「貴公子有這樣的頭骨,你擔什麼心?」說罷,便給柳登診了一會兒脈,沉吟片刻說道:「不錯,他的壽命在八十以上。」於是留下幾十字的藥方,對柳登說:「不服這藥也可以。」後來柳登活到了九十歲。


夏文莊公到蘄州作知府的時候,龐莊敏公為司法,得了傳染病。得知這個消息才幾天,忽然聽到了龐莊敏公死了的消息。夏文莊公驚異的說:「這個人要當宰相,怎麼會死呢?」來報告這個消息的人說,他家裡已經為他準備後事了。夏文莊公說:「你一定是弄錯了,不會這樣的。」於是親自前去看望他,取蠟燭來看他的臉,說道:「不會死。」把醫生叫過來說:「這是陽症傷寒,你們不善於治療,耽誤了。」就用承氣湯灌,過了一會兒,龐莊敏公果然甦醒了,從此以後沒有什麼問題。


「知命」則知道自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不過是一撮細細的塵埃,知道善惡相因的法則,知道人生不過宇宙藉以揚善去惡的短短一瞬。如果這樣,不懂醫藥,又有何妨?明代醫家萬全說,孔子不嘗康子所饋之藥,是因為自信無病。子路請禱而不聽,是因為自信沒有獲罪於天,否則,巫醫何益?孔子可謂知命。

中國首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